31省份2017年GDP:22地增速超全國 東北經濟回暖
2018-01-29 13:12: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虹虹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李金磊)隨著全國2017年經濟數據公布,各省份也陸續揭曉了本地的2017經濟“成績單”。從經濟總量來看,2017年多地邁上新臺階,廣東、江蘇位列“8萬億俱樂部”;從經濟增速來看,22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增速;從區域格局來看,西部地區搶眼,東北經濟出現回暖跡象;從未來發展來看,各地紛紛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部分地區下調了GDP目標。 資料圖:正在建設的樓房。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攝 經濟總量 ——多地邁上新臺階 廣東、江蘇破8萬億元 2017年全國GDP總量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達到827122億元。同樣的,在地方層面,很多省份的經濟總量也邁上了新的臺階。 廣東、江蘇成為“8萬億俱樂部”的兩位成員。其中,廣東2017年GDP達8.99萬億元,逼近9萬億元,連續29年居中國首位;江蘇緊隨其后,2017年GDP達到85900.9億元。 經濟總量排名第三的山東2017年GDP為72678.18億元,首次邁入7萬億大關,也是目前“7萬億俱樂部”的唯一成員。 排名第四的浙江,其經濟總量雖然首次站上5萬億元臺階,達到51768億元,但其與前三名相比依然相距甚遠。 此外,上海2017年GDP首次突破3萬億元,達到30133.86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個跨過3萬億門檻的城市。重慶2017年GDP總量達到19500.27億元,排名超越了當年增長3.6%的天津(18595.38億元)。 資料圖:銀行工作人員清點貨幣。中新社記者 張云攝 經濟增速 ——22地區超全國增速 多地“擠水分” 從經濟增速來看,2017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9%,較2016年回升了0.2個百分點,增速自2011年來首次出現回升。 與全國水平相比,貴州、西藏、云南、重慶等22個地區的2017年GDP增速超過了全國增速,上海增速則與全國持平。其中,貴州(10.2%)、西藏(10%)是僅有的兩個GDP增速維持在兩位數的地區。 河北、北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天津、甘肅等8個地區的2017年GDP增速低于全國增速。 較受關注的是天津和內蒙古。受GDP“擠水分”影響,2017年天津GDP增速由 2016年的9%放緩到3.6%。 2017年內蒙古GDP增長4%,較2016年的7.2%出現放緩。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2017年內蒙古政府解決工業增加值數據不實和財政收入虛增空轉等困擾多年的老大難問題。“我們深刻認識到工作中不嚴不實帶來的危害,認識到不能為增長而增長、為投資而投資,必須破除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的發展觀、政績觀。” 區域發展 ——西部地區搶眼 東北經濟現回暖跡象 從地區格局來看,東部和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平穩,西部地區發展搶眼。2017年GDP增速排在前四位的貴州、西藏、云南、重慶均屬于西部地區。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東部地區投資增長8.3%,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增長6.9%,增速與1-11月份持平;西部地區投資增長8.5%,增速位居四大板塊之首;東北地區投資增長2.8%,增速繼續穩步回升。 遼寧省代省長唐一軍在作政府工作報告。 趙桂華 攝 再看東北地區,盡管東北三省的經濟增速依然靠后,但已經出現了回暖的跡象。數據顯示,除了吉林省2017年GDP增速略有放緩外,遼寧、黑龍江GDP增速均有所回升。 其中,遼寧2017年GDP同比增長4.2%,增速實現了由負轉正,2011年以來,遼寧經濟增速單向回落的狀況發生了趨勢性改變。 “遼寧正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遼寧省代省長唐一軍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建議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 黑龍江2017年GDP同比增長6.4%,為近四年來最高。數據顯示,近幾年黑龍江GDP增幅由2014年增長5.6%至2015年增長5.7%、2016年增長6.1%、2017年增長6.4%,呈現平穩向好的趨勢。 資料圖:北京的藍天。中新網記者 張尼攝 未來發展 ——多地下調GDP目標 布局高質量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各省份在當地兩會上頻繁提到的關鍵詞,而對于GDP增速,不少地方主動下調了預期目標。 天津2018年的GDP預期目標則由2017年的8%下調至5%。天津代市長張國清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是天津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創新形成新動能、激發新動力,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在加快發展中補齊短板,在提升質量中擴大總量。”甘肅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實際執行時只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可以低一些。 山東省省長龔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并強調高質量發展,不為增長速度高低困擾。他指出,要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進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設立60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 遼寧則從十個方面部署了2018年政府重點工作,狠抓深化改革、狠抓全面開放、狠抓優化營商環境等位列其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新時代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追求高質量發展。下調GDP增長目標,體現出淡化GDP,更關注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導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在此背景下,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地方政府不必過于在意GDP,忙于搞“GDP競賽”,從而有助于減少造假和摻水的沖動。(完) |
相關閱讀:
- [ 01-27]海外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新氣質
- [ 01-26]讀懂中國經濟的“含金量”
- [ 01-24]德媒:中國經濟?大家就別太擔心了!
- [ 01-23]中國經濟“新”意越來越濃
- [ 01-23][聚焦2017中國經濟年報]經濟日報評論:穩不忘憂 好中知難
- [ 01-23][讀懂2017中國經濟年度成績單]看活力:創新驅動跑出加速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