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日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文萊等6個東盟成員國在印尼巴厘島達成一項情報合作協定,該協定旨在加強區域安全多邊合作,并抵御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回流帶來的威脅。此前,印、菲、馬三國已經啟動聯合海上和空中巡邏。有分析指出,隨著“伊斯蘭國”的潰敗,回流的極端分子對東南亞造成的恐怖威脅倍增。東南亞國家應當打破現有反恐合作機制存在的桎梏,突破各個國家各自為戰的狀況,才能更加有效地打擊恐怖主義。 東南亞地區恐襲呈上升趨勢 據悉,1月25日達成的這項被稱為“我們的眼睛”(Our Eyes)的情報合作協定,要求參與國的高級防務官員每兩周會面一次,交換與分享各自搜集到的武裝組織活動情報,并共同開發共享暴力極端分子信息的數據庫。 印度尼西亞國防部長里亞米扎爾德·里亞庫杜形容情報合作“看似簡單,但效果非同小可”。他說,情報分享將有助于確保類似菲律賓南部馬拉維市的恐怖危機不會重演。 近年來,東南亞地區的恐怖襲擊呈上升趨勢。2016年,雅加達市中心發生多起爆炸事件,造成8人死亡。去年5月,菲律賓政府軍在棉蘭老島上的馬拉維市同“阿布沙耶夫”武裝分子和“穆特組織”武裝分子發生武裝沖突,武裝分子劫持居民作為人質,并一度占領馬拉維市。菲律賓政府軍與武裝分子在該市持續激戰了5個月,造成上千人死亡,該市大部分建筑遭到破壞。除印尼和菲律賓外,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均發生過零星恐怖襲擊。 究其原因,一方面東南亞本土的恐怖組織不斷發展,新的恐怖組織不斷出現;另一方面“伊斯蘭國”出現后,東南亞的恐怖組織也迅速向“伊斯蘭國”靠攏,“伊斯蘭國”為其提供資金、技術、人員招募和培訓等方面的支持。經過武裝訓練的恐怖分子回流到東南亞地區。菲律賓南部反政府組織“阿布沙耶夫”頭目之一哈皮隆就被指定為“伊斯蘭國”在該地區的首領。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目前在中東有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的“伊斯蘭國”組織人員及家屬約1000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高級研究員胡逸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伊斯蘭國”在伊拉克、敘利亞相繼潰敗,回流的極端分子對東南亞造成的恐怖威脅倍增,東南亞地區總體面臨嚴峻的反恐形勢。 國內國際雙線推進反恐合作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恐怖威脅,東南亞國家紛紛在國內、國際兩條線上同時推進反恐合作。 東南亞各國在國內積極健全反恐網絡。印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動:首先,對國內現有反恐機構進行整合;其次,政府加快制訂反恐條例,強化反恐措施;第三,強化網絡監管,以防國內社交網站被不法分子濫用,進行恐怖活動。馬來西亞政府也繃緊反恐神經,采取聯合防御措施,多次開展大突查,逮捕多名與極端組織相關的可疑人員;加快旨在識別和打擊網絡暴力極端主義的各種反恐中心的建設。 東南亞區域內國家間的反恐合作也在加強。去年6月,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三國外長和高官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會面,研究聯合反恐戰略以共同應對地區反恐形勢。去年6月19日,三國在印尼打拉根市正式啟動“三邊海上巡邏”,聯合打擊蘇祿海域的恐怖主義和跨國犯罪,新加坡和文萊也受邀以觀察員身份參加儀式。同年10月,三國宣布正式啟動聯合空中巡邏。此后不久,東盟宣布啟動名為“東盟直接聯絡溝通機制”的防務熱線,以應對恐怖主義威脅。 東盟還作為一個整體,利用與域外國家的多邊對話合作框架增設反恐議題,爭取外界援助與合作,如近來舉行的第十一屆東盟防長會議及第四屆東盟防長擴大會、東盟峰會和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等,都將反恐議題放在重要位置。 反恐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聯合早報》分析認為,東南亞反恐局勢未來會更加嚴峻。一是東南亞地區本土的極端組織與域外極端組織的互動加強,發動恐怖襲擊的能力增強,其組織化和核心化程度也在加強。東南亞的極端組織多從原有的民族分離主義組織中脫離出來,這是其組織化程度較高的原因。二是中東反恐局勢對東南亞反恐局勢的影響加大。極端組織作戰方式、策略呈現多樣化,還擅長在作戰中發動心理攻勢。三是東南亞現有的反恐合作機制存在弊端,實際上仍舊以各個國家為主,缺乏協作,且武器裝備落后。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安全與軍控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慶鴻認為,由于東南亞各國面對的恐怖主義形勢不大一樣,如越南、老撾的恐怖威脅較少,各國發展的優先順序也不同,所以在反恐方面的協作有待加強。此外,東南亞部分國家還面臨著許多國內問題,例如泰國、菲律賓南部還存在分離主義勢力,這也限制了這些國家在地區層面開展反恐合作的水平。 胡逸山認為,反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東南亞國家要進行反恐合作,需敞開胸懷,進行情報的交流和分享,“東南亞國家唯有真誠聯手合作,才能有效打擊恐怖主義”。(林芮) |
相關閱讀:
- [ 01-18]以色列舉行反恐應急演練
- [ 01-11]安倍首次啟程訪問歐洲六國 謀求經貿反恐等合作
- [ 01-05]反恐議題凸顯美巴關系裂痕
- [ 01-08]2018年,全球反恐面臨哪些新挑戰?
- [ 01-04]埃及反恐形勢依然嚴峻
- [ 01-02]2018國際展望:國際反恐勢在必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