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我國首顆X射線衛星"慧眼"投入使用 用于研究黑洞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0日,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正式交付,投入使用。“慧眼”衛星工程是研究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體前沿問題的自主創新重大空間科學項目,由國防科工局、財政部批復立項研制,國家民用航天和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共同支持。該星的投入使用使我國高能天文研究進入空間觀測的新階段,對提高我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慧眼”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在軌運行期間,圓滿完成衛星平臺、有效載荷、地面應用系統等測試任務。測試結果表明,衛星各項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制總要求,具備投入使用條件。 “慧眼”衛星應用我國科學家首創的直接解調成像方法,實現寬波段、高靈敏度、高空間分辨率X射線巡天、定點和小天區觀測,在世界現有X射線天文衛星中,具有先進的暗弱變源巡天能力、獨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變觀測能力等優勢。衛星研制過程中,攻克了諸多設計難題,取得了X射線探測載荷一體化設計與實施、慣性空間任意姿態下對地測控與數傳鏈路保障技術等多項技術突破,有力促進了新型元器件、特殊材料制備、載荷結構高精度加工等的發展。 在軌測試期間,“慧眼”衛星開展了多個天區的掃描成像觀測和對特定天體的定點觀測,開展了伽馬射線暴監測等應用測試,驗證了衛星的各項功能和性能,取得了銀道面掃描監測、黑洞及中子星雙星觀測、伽馬射線暴、引力波電磁對應體探測、太陽耀發、特殊空間環境事件等初步科學成果。2017年10月16日,雙中子星并合產生引力波(GW170817)聯合觀測成果全球發布,在該歷史性事件的全球聯測中,“慧眼”衛星對其高能電磁輻射對應體進行了監測,確定了伽馬射線的流量上限。 為擴大“慧眼”衛星及空間高能物理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有效利用國際智力和技術資源,發展空間科學,國家航天局會同中科院共同發起成立了“慧眼”衛星國際科學委員會。該委員會旨在為“慧眼”衛星在軌期間交叉檢驗、對比觀測以及地面多波段協同觀測等提供咨詢服務和國際合作;基于衛星數據,開展廣泛的數據應用和合作研究,推進數據共享服務;開展衛星及相關領域發展動態和技術預測研究,為后續衛星計劃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探討和尋求青年科技人才國際合作交流培養機制,促進相關領域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 此外,國家航天局正在積極推進“慧眼”衛星數據管理辦法實施,規范“慧眼”衛星數據管理,充分發揮數據的作用,促進數據應用和科學產出最大化。 人民日報客戶端-馮華 |
相關閱讀:
- [ 01-24]中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上崗” 旅客有望迎空中上網
- [ 01-21]2018年我國海洋工作有哪些“看點”?
- [ 01-19]“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再增新成員 應用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 [ 01-19]塊頭小·作用大·效率高:聚焦長征十一號火箭首次“全商業”發射
- [ 01-18]日本成功發射一顆地球觀測衛星
- [ 01-16]漳州開發區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重大應用示范工程通過驗收
- [ 01-12]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