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原料高粱收購價格7年沒漲 種10畝高粱掙不到1瓶茅臺錢 貴州茅臺陷入“暴利”風波 資料圖:展柜中的茅臺酒 張瑤攝 貴州茅臺近日陷入了“暴利”風波。一位自稱貴州仁懷地區的農民在網絡上發布了一篇寫給茅臺公司高層的公開信,質疑茅臺收購高粱價格7年沒漲,一公斤7.2元的價格和現在茅臺1000多元的價格相比,糧農種10畝高粱都掙不到1瓶茅臺錢。對此,茅臺方面反駁了“壓制農民”的不實傳聞,并表示茅臺收購的有機高粱遠高于市場價,而且今年的收購價將提至8.2元/公斤。 日前一位自稱貴州仁懷地區的農民在網絡上發布了一篇寫給茅臺公司高層的公開信,質疑茅臺收購高粱7年不漲價,糧農種10畝高粱掙不到1瓶茅臺錢。對此,貴州茅臺反駁“壓制農民”不實傳聞,2018年高粱收購價提至8.2元/公斤,年均2000多萬元補助糧農。 事件 農民提意見:高粱收購價7年不漲 據了解,一位貴州仁懷地區種植茅臺酒供應高粱的農民近日給茅臺公司的袁仁國、李保芳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算了這樣一筆賬:種植高粱的投入年年高漲,一畝高粱從種到收,至少需要12個勞動力。按每人每天120元計算,勞動力成本一畝就要1440元。每畝購買有機肥和生物制劑,大概需要300元。村里高粱畝產250公斤,按現行收購價產值約一畝1800元??鄢懊鎯身棾杀?,一畝高粱一年下來農民才收入60元。 就算他這樣的“種植大戶”,10畝地,一年也只有600元的種植收益。相比不斷上漲的種植高粱的投入與茅臺酒的價格,一公斤7.2元的高粱收購價還是2011年時的價格,也就是說,7年過去了,這個收購價一直沒有變動。 反過來看茅臺酒,自2008年起,貴州茅臺的銷售毛利率就一直維持在90%以上,可謂“暴利”。2014年至2016年,貴州茅臺銷售毛利率分別達到92.59%、92.23%和91.23%,截至2017年9月30日,貴州茅臺銷售毛利率89.93%。 回應 收購價今年漲到8.2元/公斤 對此,貴州茅臺反駁“壓制農民”不實傳聞,2018年高粱收購價提至8.2元/公斤,年均2000多萬元補助糧農。不過,有眼尖網民在貴州茅臺歷年高粱收購價格表上發現,8.2元/公斤的收購價格也是今年才漲上去的。 隨后人民網發文稱,茅臺收購有機高粱遠高于市場價。2017年,東北高粱市場價為3元/公斤,普通高粱市場價為5.4元/公斤,茅臺對有機高粱基地農戶收購保護價為7.2元/公斤。2018年,茅臺對有機高粱收購價每公斤上漲1元,達到8.2元。長期以來,茅臺以高于市場平均價格的優惠條件收購有機高粱,10余萬戶農民成為直接受益者。仁懷市、習水縣、金沙縣、遵義播州區的十多萬農戶僅種植有機高粱,戶均收入8900元。但是據計算,如果一戶農民僅種植高粱,月收入則僅有741.6元。 相比之下,因為掌握了茅臺酒釀造技術,貴州茅臺的收入逐年攀升,高歌猛進。2018年1月11日,茅臺集團召開2018年度工作會,年會數據顯示,2017年茅臺銷售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50.5%,超年度計劃27%。 動態 狗年生肖茅臺被“秒殺” 1月29日下午3點,貴州茅臺狗年生肖酒在茅臺商城、京東、天貓等八大電商平臺正式上線,零售價格1699元/瓶。然而該酒剛剛掛網就被“秒殺”,以至于茅臺云商官網通道遭擁擠。昨天,在茅臺商城,狗年生肖酒庫存顯示為“0”。在京東商城、天貓商城,狗年生肖酒干脆就沒貨。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生肖酒之所以異常火爆,是因為此前馬年、羊年和猴年生肖酒已經停產,導致稀缺性和收藏價值迅速攀升。在北京市華僑大廈的一家茅臺專營店,狗年生肖酒沒貨,雞年生肖酒賣到4000多元一瓶,展柜里擺放的一瓶馬年生肖酒,小牌子上寫著“已售出”。據售貨員稱,價格為13000元一瓶。 貴州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介紹,狗年生肖酒的生產數量是1500噸,差不多是雞年生肖酒的兩倍。在價格問題方面,他指出:“能不能管住終端價格,已成問題焦點。”李保芳表示,茅臺將采取有力措施,竭盡全力管好終端價,并增加線上銷售,嚴格價格管控、嚴處捂售惜售等行為,全力把飛天茅臺酒市場終端價格控制在1499元/瓶以內。近期,茅臺酒零售價格不斷上漲。專家指出,炒作茅臺酒生肖酒存在風險,投資者不應盲目介入。 文/本報記者 趙新培 |
相關閱讀:
- [ 01-24]炒酒客又盯上茅臺生肖酒? 專家稱應警惕投資風險
- [ 01-16]茅臺再“飛天” 業內稱市場價沖破2000元指日可待
- [ 01-15]茅臺酒一瓶難求之下 是有人炒作還是故意囤貨?
- [ 01-15]春節臨近茅臺熱銷:一瓶1850多賣沒貨 堪比搶火車票
- [ 01-09]貴州茅臺股價創新高 春節前擬增市場投放量
- [ 01-04]飛天茅臺零售價每瓶漲200元 仍然一瓶難求
- [ 01-03]2兩茅臺酒=1克黃金 央視:這酒是喝的還是炒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