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投訴多,7天無理由退貨難落實 在近幾年消協組織受理的投訴統計中,有哪些熱點和趨勢? “遠程購物投訴呈高發態勢,汽車及零部件投訴占比持續走高,家用電子電器類消費基數大、投訴總量多,信息通信類服務滿意度低,食品問題關注度高。”張德志說。 梳理近5年的投訴情況,可以發現:在具體商品投訴中,通信類產品投訴一直居高不下,2013年到2016年都排名第一;汽車及零部件投訴一直呈上升趨勢,從2013年的第四位逐年攀升,到2017年已位列具體商品投訴榜的首位。 在具體服務投訴中,遠程購物(包括網絡購物、電視購物、廣播購物)近幾年一直占據投訴熱點榜首,其中,網絡購物糾紛占絕大多數。 朱巍認為,網絡欺詐、預付式消費、生活社會服務類等投訴常年“霸屏”,表明誠信問題依舊沒有解決,部分商家誠信堪憂。“目前行政部門更著重于事后監管,這給了某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遠程購物投訴多,主要是購物7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定難以落實。”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網購、網約車、共享單車領域頻發的消費投訴,反映了某些“互聯網+”產品的通病:重創新輕誠信、重快捷輕安全。 從近5年商品大類投訴數據看,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一直占據第一位,服裝鞋帽類、交通工具類、日用商品類的排序有所交替,但排名都靠前。 按照投訴性質劃分,質量類、售后服務類、合同類投訴的占比一直占據前三位。相較2016年,2017年合同類、售后服務類、虛假宣傳類、人格尊嚴類的投訴比重有所上升,但質量類投訴卻減少了19.72%。 “這說明,一方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我國消費品質量日益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營銷方法不斷涌現,少數新興高科技企業在合同、售后服務、宣傳等領域存在短板。這對消協組織維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提示我們要加強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張德志指出。 |
相關閱讀:
- [ 01-29]中消協:2017年全年投訴超72萬件 解決率達76%
- [ 11-03]“雙11”遇委屈? 鄭州市消協發布消費警示
- [ 09-14]中消協:中國空氣凈化器年銷售500萬臺 30%不合格
- [ 11-08]遼寧省消協提醒:公共無線網絡環境下網購有風險
- [ 08-16]中消協:選擇教育培訓機構要避免三類誤區
- [ 07-27]中消協首次代表消費者提起公益訴訟
- [ 07-27]中消協公益訴訟告雷沃重工欺詐 訴稱其違規生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