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記者 羅沙 丁小溪)記者從5日舉行的第二十一次全國法院工作會議獲悉,五年來,全國法院已依法糾正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等重大冤錯案件39件78人。 記者同時了解到,五年來全國法院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圓滿完成特赦任務,彰顯依法治國理念和人道主義精神。出臺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堅決守住防范冤假錯案底線。推動建立國家賠償聯動機制,加強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賠償工作。 會議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人民法院要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和制度,真正做到有罪則判、無罪放人。要加強人權司法保障,認真總結糾正重大冤錯案件工作經驗,進一步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范、及時糾正機制,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法律適用關,既依法懲治犯罪,又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同時,人民法院要妥善審理各類國家賠償案件,特別是重大刑事冤錯案件及錯誤執行、違法保全等案件,實現既救濟私權又規范公權的立法目的。要進一步健全國家賠償法律制度和工作機制,推動健全更加完善的國家賠償救助法律規范體系。要全面推進司法救助規范化、法治化建設,嚴格把握司法救助的性質、標準和功能,更加彰顯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文明和溫度。 此外,人民法院將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健全新型審判權運行機制。加快完善員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與新型審判權運行相適應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切實解決司法責任制改革后院庭長不敢管、不會管的實際問題。完善司法責任追究機制,健全法官懲戒制度,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 |
相關閱讀:
- [ 01-31]人社部:對重大欠薪案件要實行領導包案、掛牌督辦
- [ 01-31]最高檢:嚴厲打擊村霸、宗族惡勢力、保護傘、軟暴力等犯罪
- [ 01-31]最高檢:及時深挖每起黑惡犯罪案件背后的腐敗問題
- [ 01-31]人社部:對重大欠薪案件要實行領導包案、掛牌督辦
- [ 01-30]最高檢:依法辦理涉產權刑事申訴、國家賠償和賠償監督案件
- [ 01-30]涉企業家刑事申訴案如何避免阻力?最高檢回應
- [ 01-25]【戮力同心共謀發展 參政建言再譜新篇】加強產權保護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