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 題:創建完善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從中央部門會議看2018年中國經濟發展思路 新華社記者安蓓 隨著中央各部門年度工作會議相繼落下帷幕,“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指導我國經濟工作的高頻詞。 推動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首先要創建和完善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各部門今年將推出哪些“硬招”“實招”? 發力實體經濟 2017年,我國工業生產增長實現2011年以來首次加快。2018年,各部門發展實體經濟有哪些新動作? 推動高質量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條主線。記者從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將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總量性去產能轉向結構性優產能為主,從以退為主轉向進退并重;去杠桿要綜合運用破產重整等方式,加快推動“僵尸企業”出清;降成本要不折不扣落實已出臺的各項減稅降費措施,加大力度治理“紅頂中介”和行業協會亂收費問題,實行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動態調整。 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要不斷調整優化政策體系。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指出,要扎實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集中力量解決動力電池系統等50項左右關鍵瓶頸;推動設立“中國制造2025”產業發展基金。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說,要組織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深入開展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專項行動,推動機器人、新材料、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新興產業創新中心,全面實施集成電路“910”、生物產業倍增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記者從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為更好服務“中國制造2025”,將研究啟動新材料首批應用保險補償和專利保險試點。 健全創新支持政策 美國商業專利數據庫報告顯示,去年中國首次成為前五大美國專利獲得國。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我國將持續打造有利于創新驅動發展的制度環境。 何立峰說,今年將深入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全面完成國務院授權的169項先行先試改革任務,聚焦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等重點領域,向全國再復制推廣一批比較成熟的改革成果;完善鼓勵創業投資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發揮好國家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作用。 記者從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將進一步落實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等政策,加快實施面向目標與結果的財政科技支出績效評價。 信息技術正深刻影響并重塑著世界經濟格局。2018年,工信部將實施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國家發改委也將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制定數字經濟戰略發展綱要。 |
相關閱讀:
- [ 02-06]塑造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新格局
- [ 02-06]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年一大步
- [ 02-05]“‘美麗’代表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 [ 02-04]農村基層發展黨員亂象:有些支部竟成了支書的"自家后院"
- [ 02-03]重大階段性成果:省級監委全部成立 又見“中國速度”
- [ 02-03]省級兩會聚焦“高質量發展”
- [ 02-02]努力做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