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正在成為亞洲高等教育強國,其在亞洲市場的快速崛起沒有放慢的跡象。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2月6日報道,當天發布的大學排名顯示中國正在碾壓亞洲競爭對手,并正在挑戰西方的傳統獨霸地位。 報道稱,亞洲最好大學近五分之一在中國,其中多家機構取得巨大進步,常常令日本、韓國的傳統對手付出代價。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雜志出版的亞洲大學排名中,7所中國內地大學排在前20名,另有5所上榜大學來自中國香港。中國香港也首次在前十榜單中占據最多位置,有3所大學上榜。 排名編輯菲爾·貝蒂認為,中國的成功是20年來努力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結果。 他說:“中國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排名的表現逐年進步,2018年也不例外。這些結果表明20多年來的專注投資有了回報。” 報道稱,盡管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榜首,但中國的崛起意味著亞洲其他國家的領軍機構在排名中下滑。 雖然日本在排名前350位的大學仍然多于中國(日本有89所大學,中國有63所大學),但中國上榜大學的數量呈上升趨勢。 報道稱,東亞整體鞏固了作為優勢地區的地位,占排名前350位大學的五分之三,雖然也有一些輸家。貝蒂指出,韓國的優勢似乎在衰落。 他補充說,“中國以外的東亞國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在全世界最大的大陸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亞洲十佳大學是: 1。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2。清華大學(中國內地) 3。北京大學(中國內地) 4。香港大學(中國香港) 5。香港理工大學(中國香港) 5。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 7。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 8。東京大學(日本) 9。首爾大學(韓國) 10。韓國科學技術院(韓國) 然而,雖然這個排名對東亞地區來說是個好消息,南亞地區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貝蒂說,雖然亞洲前350位大學在南亞的數量更多,該地區在努力應對來自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競爭。 貝蒂指出,雖然印度在亞洲前350位大學中占42席,比去年的33家有所上升,但多家機構似乎退步了。他說:“南亞需要努力才能表現突出。” 報道稱,對中國來說,在亞洲高校界占據統治地位是一個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必須是挑戰、甚至取代西方名校。 隨著學生的流動性越來越大,高等教育越發成為一個全球市場,這定然不只是一場白日夢。(編譯/胡溦) |
相關閱讀:
- [ 02-06]防年輕人借入學遷入 日本禁止東京23區大學擴招
- [ 02-02]日本京都大學入學考試出題失誤 校長向考生致歉
- [ 02-02]透過大學畢業生看日本“啞鈴社會”
- [ 01-22]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孔子學院舉行春節文化交流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