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他們堅守在發射中心一線 最美北斗人 托舉航天夢(新春走基層) 本報記者 余建斌 2月12日,地處大涼山山溝里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再次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第二十八、二十九顆北斗導航衛星,這也讓“北斗人”的這個年過得更加喜氣洋洋。記者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深切感受到,每個人、每個崗位,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托舉著北斗事業。 科研—— 用一次次成功支撐航天強國建設 群山環繞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的二號塔架威武雄壯。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火箭衛星吊裝指揮員林國建,時時刻刻關注著發射塔架上所有設備的狀態,確保塔架好好地“呵護”星箭組合體。 “這次任務完成得這么圓滿,心情特別好,回去準備和家人過一個祥和團圓的大年。”林國建是四川綿陽人,到發射場23年,這是他第九十五次執行任務。他是最晚撤離發射塔架的人之一,需要在發射前15分鐘撤離到安全區。一旦發射出現問題,他也是第一批沖上去的人。 “回去多陪陪兒子,他很崇拜我,以后想當研究火箭的科學家。”說起正讀初一的兒子,老林眼里都是笑意。 西昌發射場在山溝里,這幾天夜里氣溫下降明顯。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執行北斗三號發射任務的14名試驗隊員大部分都是80后,已在這里工作生活近1個月。他們是火箭發動機的研制人員,到發射場的任務就是檢查并確保火箭發動機的狀態正常,給火箭提供穩定可靠的動力支撐。 “火箭發動機是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會導致整個任務失敗,所以我們總是慎之又慎。”盡管經歷了許多次現場發射,航天六院11所試驗隊長、二室副主任孫海雨從來不敢“怠慢”任何一次發射。 同樣堅守的還有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三甲系列火箭發射隊。胡煒是這次發射任務的01號指揮,他的工作是在發射過程中協調各個系統,被同事們稱為火箭的首席運營官。“在臨發射前需要關注每一個細小的參數變化,必要的‘較真兒’是確保任務成功的關鍵。”他說。 春節前執行這樣重要的發射任務,胡煒覺得只是“日常工作、本職工作”,“我們就是用一次次的成功來支撐起航天強國的建設。” 長三甲系列火箭總指揮岑拯說起,根據任務需要,2018年不少發射隊員將會有近一年的時間守候在發射場執行火箭發射任務。春節短暫休息后,3月初發射隊又要再次到發射場執行下一個任務。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大廳里,巨幅的顯示屏上不停滾動著實時更新的數據。從第一代北斗衛星到北斗三號衛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高級工程師羅啟富都經歷過。發射時,他每次都在一個單獨的工作間,處理各種實時匯入的數據供指揮人員決策。因為崗位的緣故,他到發射中心24年,一次都沒到發射現場看過發射。 “開始很好奇,但后來覺得,發射時在自己的崗位上待著才踏實。”羅啟富說,今年北斗組網密度更大了,中國人用起自己的導航系統會更高效,體驗會更好。 |
相關閱讀:
- [ 02-12]俄羅斯“聯盟-2.1a”火箭發射推遲至2月13日
- [ 02-01]烏克蘭航天員卡杰紐克去世
- [ 01-27]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15周年 NASA追思殉職7人
- [ 01-26]【飛天時代楷模】陳冬:從天空到太空 為祖國飛得更高
- [ 01-25]中宣部授予航天員群體“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 01-25]中宣部授予航天員群體“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 01-25]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安全監控中心遷至西班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