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娟):春節期間,俄羅斯的許多城市都舉辦了慶祝中國農歷新年的活動。濃濃的年味給當地民眾帶去了更多的歡樂,增進了中俄民眾的了解和友誼,同時也讓旅居俄羅斯的華人們在節日里感受到了更多的溫情。 走進莫斯科的中央百貨商場,恍惚間會有一種“穿越”到中國的感覺。從門口高懸的“新年快樂”,到商場里一棵棵掛滿了紅包的招財樹,還有擴音器里播放的春節神曲《恭喜發財》,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撲面而來。這家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紅場上的俄羅斯頭號百貨商場,已經有一百二十五年的歷史。市民塔利婭告訴記者,她對中國慶祝春節的習俗充滿好奇,因此特意來到這里過一個中國年。 塔利婭說:“莫斯科市中心最大的百貨商場裝扮一新,慶祝中國農歷新年,我覺得這真是一個非常特別、非常棒的創意。不僅是莫斯科市民,還有各地的游客在這里都可以看到中國民俗手工藝展示、品嘗中國美食、欣賞攝影展,非常有意思,很多人都愿意來這里看一看,走近中國,感受不一樣的春節文化。” 其實從2月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國主題活動就開始在莫斯科亮相,包括“中國日”活動和“歡樂春節”系列活動,讓當地民眾與世界華人“同步”感受到了迎接傳統新春佳節的喜悅心情。俄羅斯功勛文化活動家、漢學家,俄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扎哈羅娃的母親,伊琳娜·扎哈羅娃曾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她對記者說,盡管早已回到俄羅斯生活,但是他們一家至今還保留著每年慶祝中國春節的習慣。 扎哈羅娃稱:“不管是在莫斯科還是在中國,每年我都非常期待過春節,對我來說,它的確是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過節的時候,我們會特別在家里弄一些裝飾物,增加‘年味’,我們還要包餃子、做面條,營造一種在中國過年的感覺。而且我們還會買一盆中國春節時最有代表性的鮮花——水仙花。” 在莫斯科市中心阿爾巴特大街附近的尚斯博庫中國主題書店里,大年初二、初三兩天舉辦了慶祝中國新年的小型文化沙龍,包括茶藝表演、春節習俗講座、制作新春賀卡等活動。和爸爸一起來聽講座的小學生瓦利婭告訴記者,自己平時最喜歡聽爸爸講東方的神話故事,特別是中國傳統故事。在這些故事里,她知道了中國人過年的由來,還有好多有趣的習俗。 瓦利婭說:“中國的新年非常特別,非常有意思,我喜歡中國的紅燈籠,還有各種過節時的慶祝活動,也喜歡聽關于中國春節的傳統故事,比如那個害怕紅色的年獸的故事。” 許多旅居俄羅斯多年的華人也發現,今年春節這里的“年味”尤其濃厚,給他們這些常年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的海外游子帶來了更多的驚喜和溫暖。在莫斯科工作生活近20年的徐剛先生說:“今年咱們中國人在這里也能感覺到過年的氣氛了,往年很少有這樣的氛圍。那時大家會覺得他們的新年不是我們的年,而我們過年的時候在這里冷冷清清,最多幾個朋友聚一聚。今年確實挺高興的。現在祖國強大了,我們確實覺得很自豪。” 除了首都莫斯科,俄羅斯多地都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慶祝中國春節的文化活動。在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中國農歷大年三十晚上,市中心的著名地標建筑冬宮前涅瓦河上的宮廷橋亮起“中國紅”,并首次為外國新年燃起節日火焰,更有舞龍舞獅、武術及秧歌等表演在寒冬中為中國春節活動助興。在葉卡捷琳堡市,格林威治商廈舉辦慶祝中國農歷新年活動,市民們欣賞到了精彩的歌舞表演,喝中國茶、品嘗中國餃子,其樂融融。在哈巴羅夫斯克,“歡樂春節·民俗廟會”將濃濃的中國年味帶到了遠東地區。 |
相關閱讀:
- [ 02-20]更多中國人用運動方式擁抱春節
- [ 02-20]春節三天電影票房逾30億元 文化消費迎來“最強檔”
- [ 02-20]【新春走基層】傳統文化呈異彩 狗年春節年味濃
- [ 02-20]戰火中的堅守 烈日下的春節——中國維和工程兵在南蘇丹用汗水迎新春
- [ 02-20]春節,在博物館一眼千年,觸摸到未知的久遠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