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全市40個區縣(含兩江新區、萬盛經開區)30余萬干部群眾在長江邊、在大山上、在景區里、在房前屋后,將一棵棵新綠栽種在了巴渝大地上。
永川 2月22日,永川區金龍鎮2018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現場,機關干部搬運金絲楠木樹苗,準備栽種。通訊員陳仕川 攝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王翔)春回大地,萬物復蘇——2月22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全市40個區縣(含兩江新區、萬盛經開區)30余萬干部群眾在長江邊、在大山上、在景區里、在房前屋后,將一棵棵新綠栽種在了巴渝大地上。我市抓住春季造林的有利時機,掀起了2018年春季義務植樹的熱潮。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切實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加快工程造林、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4%,長江兩岸森林覆蓋率提升至50.2%。 “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旨在提升廣大干部群眾愛綠建綠護綠意識,形成生態文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市綠委辦一負責人說,今年,我市已經正式啟動了全市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全年將完成營造林570萬畝。作為該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民義務植樹對綠色產業基地建設、城市綠化、農村四旁綠化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為此,我市積極行動起來,狠抓落實,在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就大力開展大規模義務植樹活動,采取市、區縣、鄉鎮三級聯動的方式進行,即在市、區縣、鄉鎮各選擇一個義務植樹點同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以此示范和帶動全市義務植樹活動廣泛開展。 22日當天,全市義務植樹植樹點1134個,共植樹300余萬株,主要種植黃葛樹、杉樹、楠木、櫻花、香樟、紅楓等。 據悉,整個春季義務植樹活動將持續至四月份,市民除了可以到各地公布的義務植樹點進行植樹外,也可通過對樹木的認建認養來盡職盡責,為建設美麗重慶添磚加瓦。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