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公布大氣污染攻堅行動量化問責首起案件 多名官員被處分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環境保護部24日晚間公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首起案件。河北廊坊市文安縣部分企業未落實采暖季錯峰生產要求違規生產,文安縣縣長等被“量化問責”。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負責人介紹,2018年1月23日有媒體報道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部分塑料企業未落實采暖季錯峰生產要求違規生產,環保部派員趕赴文安縣對媒體曝光事件進行調查。 經查,文安縣已對媒體報道的3家塑料廠采取了斷水、斷電、清除原料和產品、拆除設備主機電路板等措施。調查發現,該縣趙各莊鎮仍有16家企業不能落實污染治理主體責任,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間,未按照錯峰停限產要求違規生產。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負責人指出,該事件性質惡劣,嚴重違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為2017-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期間由環保部查證屬實的首起地方政府環境質量主體責任不落實案件,按照相關規定,應追究負有領導責任的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有關人員的責任。 按要求,依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廊坊市給予負有領導責任的文安縣縣長姚運濤行政記過處分,給予文安縣副縣長李建國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文安縣趙各莊鎮環保所所長杜建立行政記大過處分,環保分局主任科員王松、趙各莊鎮政府主任科員史國民、趙各莊鎮武裝部長李建慶行政記過處分,給予文安縣環保分局局長朱國棟、趙各莊鎮鎮長王賑行政警告處分。對文安縣3名相關企業責任人進行了處理。 環保部官員強調,落實政府責任,是確保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追責問責力度,切實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完) |
相關閱讀:
- [ 02-25]環保部公布大氣污染攻堅行動量化問責首起案件
- [ 02-06]北京治理大氣污染:居民感受到空氣轉好
- [ 01-20]我國將加嚴“2+26”城市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 [ 01-11]兩部門:1至2月中國北方大氣污染擴散氣候條件偏差
- [ 01-09]兩家汽車企業違反大氣污染防治制度 環保部重罰
- [ 12-01]河北10市啟動大氣污染應急響應
- [ 11-23]中央財政今年安排160億元支持京津冀等13省份治霾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