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精神病院??? 中新社發 王雪 攝 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為規范檢察機關強制醫療決定程序監督工作,維護公共安全,維護訴訟參與人合法權利,保障強制醫療程序正確實施,最高檢日前印發《人民檢察院強制醫療決定程序監督工作規定》,要求堅決防止和糾正犯罪嫌疑人“假冒精神病人”逃脫法律制裁和普通人“被精神病”而錯誤強制醫療。 為提高監督準確性,及時發現“假精神病”和“被精神病”,《規定》明確要求,人民檢察院辦理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案件,可以會見涉案精神病人,詢問辦案人員、鑒定人,聽取涉案精神病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意見,向涉案精神病人的主治醫生、近親屬、鄰居、其他知情人員或基層組織等了解情況,向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等了解情況,就有關專門性技術問題委托具有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鑒定人進行鑒定,開展相關調查。 《規定》進一步強化了檢察院對精神病鑒定程序的監督工作。按照《規定》,檢察院辦理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案件,發現公安機關對涉案精神病人進行鑒定的程序存在鑒定機構不具備法定資質,或者精神病鑒定超出鑒定機構業務范圍、技術條件;鑒定人不具備法定資質,精神病鑒定超出鑒定人業務范圍,或者違反回避規定;鑒定程序違反法律、有關規定,鑒定的過程和方法違反相關專業的規范要求;鑒定文書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鑒定意見沒有依法及時告知相關人員;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等六種具體情形的,應當依法提出糾正意見。 《規定》明確了強制醫療審理活動監督的內容,規定檢察院對法院強制醫療案件審理活動實行監督,主要發現和糾正對未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未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的;未組成合議庭或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合法的等十種違法情形。 實踐中有一些典型案例,是檢察機關通過聽取被害人方面意見,及時發現被強制醫療人“假冒精神病”逃避刑事法律制裁并進行糾正的。對此,《規定》指出,檢察院審查同級法院強制醫療決定書或駁回強制醫療申請決定書,可以聽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意見并記錄附卷。 針對普通程序轉適用強制醫療程序的案件,《規定》強調,對于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可能符合強制醫療條件,決定依法適用強制醫療程序進行審理的,檢察院應當在庭審中發表意見。對法院作出的宣告被告人無罪或者不負刑事責任的判決、強制醫療決定,檢察院應當進行審查,對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依法提出抗訴,對強制醫療決定或者未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不當的,應當提出書面糾正意見。法院未適用強制醫療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或未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直接作出強制醫療決定的,檢察院應當提出書面糾正意見。 《規定》共23條,對公安機關辦理強制醫療案件的偵查活動監督、強制醫療決定執行中發現的錯誤強制醫療決定的監督以及檢察院提出糾正意見和審查可能錯誤強制醫療決定的內部工作程序和司法權責等內容分別作出詳細規定?!兑幎ā访鞔_指出,強制醫療決定程序的監督,由人民檢察院公訴部門負責。 |
相關閱讀:
- [ 11-13]法國被車撞傷中國學生一人出院 肇事者有精神病史
- [ 11-08]美得州槍擊案兇犯曾逃出精神病院 亦曾恐嚇上司
- [ 07-05]昆明連續出現“精神病人搶奪小孩”傳言 官方澄清
- [ 05-28]貴州鎮寧一疑似精神病人持刀傷人 已致兩死多人傷
- [ 05-27]自言自語不是精神病是什么?學者:其實有許多好處
- [ 05-19]高雄男子砍死精神病胞妹 供稱照顧她30年很累
- [ 03-10]女子稱家中被“鬼”盜竊:精神病復發出幻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