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跨省追蹤源頭 搜獲被盜個人信息過億條 經警方查實,詹某電腦里的200萬多條公民賬號信息主要有兩個來源。其中1.2萬條賬號信息是從天津王某兄弟和長沙李某處購買,用于搶購火車票的。而王某兄弟因臨近春運“出售賬號業務”火爆,卻苦于沒有更多的居民身份證信息用來注冊新的購票賬號,便問詹某有無渠道可以拿到更多的身份信息。詹某便在網上聯系了福建謝某,從謝某處以8000元價格購買了236萬個舊的購票賬號,再以9200元價格賣給王某兄弟。 2017年2月,專案民警在天津市抓獲犯罪嫌疑人王某兄弟。兩人供述于2015年12月在天津成立了一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非法購買個人賬戶信息44萬余條,加價倒賣給下線詹某等人,非法獲利20多萬元的犯罪事實。 同年,民警在福建抓獲謝某。民警從謝某提供的購買渠道線索,最終將目標源頭鎖定在山東菏澤的謝某。2017年3月16日,民警在山東菏澤抓獲謝某。辦案民警在扣押謝某的電腦硬盤中提取了各類公民個人賬號、郵箱注冊、身份證等電子物證過億條。 收網:“上線”被抓 8人被處理 佛山鐵路警方介紹,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存在取證難、監管難的特點。為此,從抓獲第一名嫌疑人起,警方花了七八個月時間進行偵查,專案組多警聯動,克服重重困難。 辦案民警介紹,犯罪團伙背后是一個龐大的盜售公民個人信息的灰色產業鏈,內部盤根錯節,警方在偵辦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辦案民警表示:“我們輾轉8個省(直轄市),對嫌疑人進行偵查,對團伙的犯罪證據進行搜集和固定,并利用技術手段,補充完整法律證據,最終才對該犯罪團伙的其他成員實施各個突破。” 2018年1月,專案組在長沙市抓獲詹某另一上線李某,截獲公民賬戶信息41萬余條。經審訊,李某交代自2015年底至今,從網上收集他人身份信息并注冊12306賬號進行加價出售,非法獲利30萬余元的犯罪事實。 隨著李某落網,該起系列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告破,4名嫌疑人移送起訴,4名嫌疑人移交屬地公安機關處理。 警方:在12306官網購火車票 據辦案民警介紹,大多數犯罪嫌疑人認為網上交易隱蔽、客戶需求量大,是一個“發財致富的捷徑手段”,于是將通過各種手段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在網上與“圈內”人 “交易”,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頻頻觸及法律底線。 警方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保障個人信息不被泄露,購買火車票要到12306官方網站,勿將個人信息泄露給“黃牛”等非官方購票渠道,防止被他人冒用個人信息,使用過的火車票、快遞單、登機牌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不可亂丟。在社交媒體上,盡可能避免透露或者標注親戚好友的真實身份信息及地址,朋友圈盡量不曬包含個人信息的照片和動態,處處提防信息泄露。 |
相關閱讀:
- [ 02-28]互聯網平臺加價搶票軟件遭吐槽:本質上是“倒票黃牛”
- [ 01-30]調查:1秒刷火車票 互聯網黃牛“開掛”何時休
- [ 01-18]黃牛倒賣網紅食品:面包加價百元 喜茶加價20元
- [ 12-29]懂技術有設備組團隊 “黃牛”搶票牟利又出新手法
- [ 12-16]“搶票”為什么這么難?原來都是“黃牛”惹的禍
- [ 12-15]“黃牛”擾亂理賠市場:欺瞞當事人賺高額差價
- [ 11-13]多家共享單車押金退款難 黃牛收取130至150元代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