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會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03-06 07:37:22?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一個路徑更加清晰——瞄準靶心破解高質量發展瓶頸 去年,海爾集團經營利潤同比增長41%。這個一度陷入困局的傳統老牌家電企業,如今正迎來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海爾堅持創新驅動,發掘每個人的創造力,瞄準升級的需求,就是一場對標高質量的改革。”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代表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立足優勢、挖掘潛力、揚長補短,努力改變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的狀況,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形成優勢突出、結構合理、創新驅動、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格局。 面對供給質量不高、市場活力不強、創新動力不足等考題,從十九大到全國兩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路徑更加清晰: ——添動力:瞄準優質供給不足,提高發展質量。 小米手機一進入市場就顯示出了不小的“胃口”——定位高性能、做“發燒友”手機。這樣的定位不僅沒“嚇跑”消費者,反而讓小米嘗到了消費升級的甜頭:銷量大幅上升,整合優質供應鏈。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代表說,如果說創新決定著制造業能“飛”多高,品質則決定著能“走”多遠。我們要狠下決心,破解優質供給不足的問題。 ——增活力:進一步理順政府市場關系,增強發展潛力。 這幾年,簡政放權、理順政府市場關系,釋放巨大紅利。五年來,日均新設企業由5千多戶增加到1萬6千多戶。 繼續增強企業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必須進一步“刀刃向內”。 2018年將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代表感慨萬千:“這是推進政府自身改革新的動員令。這些改革必將提供巨大的市場機會和激烈競爭,釋放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力。” ——聚紅利:跑出創新“加速度”,匯集發展動能。 2016年,上海汽車集團和阿里巴巴合作推出可量產的一款互聯網汽車,上市18個月之內,銷量超過了50萬輛,無人駕駛整車測試累計里程超過5萬公里。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代表說,近幾年來,上汽集團破解技術難題,瞄準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迎風而上。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 從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到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系列宏觀到微觀的部署,指向激發技術和人才紅利,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 用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高質量發展短板,激發社會活力,加快從要素驅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為主轉變,中國經濟在新時代發展的路徑更加清晰。 |
相關閱讀:
- [ 03-06]共同書寫新時代的發展新答卷
- [ 03-05]數字會說話:中國經濟“表情”,請看這里
- [ 03-05]全國人大代表章鋒:降低稅率扶持實體經濟
- [ 03-05]李克強說,五年來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開放型經濟水平顯著提升
- [ 03-05]李克強說,五年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經濟運行實現穩中向好
- [ 03-04]一分鐘看兩會 全國人大代表鹿新弟:高質量發展切中實體經濟要害
- [ 03-04]英國“脫歐”再臨挑戰:內部分歧持續 邊界問題棘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