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兩會進行時)
2018-03-09 15:27: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取得明顯進展”被列為三大攻堅戰之一。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最關鍵的就是防控金融風險。代表委員們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好,政策工具多,完全能夠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利用時機 化解風險 在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看來,當前中國面臨的經濟金融風險主要有兩點:一是實體經濟負債規模較大,且隱含較多不良負債,應利用好當前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的時機,及時清理;二是金融資產的流動性太強,隨時可變現的資產容易導致整體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因此要改革調整金融產品結構,引導儲蓄者直接持有流動性低一點的債券或其他金融證券,提升金融穩定性。 “經濟波折也可能來自于中國經濟的供應鏈對外依賴度過高。比如,一些重要的上游產品,包括芯片、原油、天然氣高度對外依賴,且來源比較集中。要從現在開始,適當減依賴度、增多元性、增儲備。”李稻葵說。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金融風險這個底線必須守住。”全國政協委員、中財辦副主任楊偉民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穩中趨緩,去年增長速度高于預定目標。但前期積累的各種風險正在逐步顯露,金融風險尤須防范。 “金融行業具有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特點。金融風險的爆發可能會引發經濟鏈條式崩塌。”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兆安指出,近年來,金融風險有所顯現,“類金融”“校園貸”“跑路貸”等金融產品五花八門,讓很多百姓財產受到損失。 “防范金融風險是金融系統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說,此前出現的資金層層轉移、價格層層加碼現象,對實體經濟降低成本起了反面作用,容易造成金融風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禁各類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等行為”。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宋海說,雖然通過債務置換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防范化解了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但潛在問題不容忽視。 “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呈現出3個體征:第一,舉債規模較大。地方政府債務率雖低于國際警戒線,但一些地方在法定限額外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導致實際債務負擔較重;第二,舉債主體多樣,隱蔽性強。地方政府舉債主體除了政府部門和機構,還包括融資平臺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等;第三,越來越多的城投公司選擇在境外發債,形成新的政府隱性債務。”宋海說。 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副總裁謝衛說:“融資體系支持著經濟發展,但當前中國融資過度依賴銀行這一間接融資渠道,債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資所占比例只有20%—3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70%甚至80%的比例,這就增加了風險幾率。” |
相關閱讀:
- [ 03-09]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回應經濟熱點問題
- [ 03-07]財政部部長:中國未來幾年債務風險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 [ 03-07]高質量發展創造美好生活
- [ 03-05]新表述:快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里有這些“首次提出”
- [ 03-05]代表委員建言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風險底線
- [ 03-05]全國政協委員高培勇:防控金融風險是重點
- [ 03-02]教育部部長:通過法治途徑解決涉校涉生安全事件
- [ 03-02]女子變黑變胖元兇是細胞瘤 手術后體態漸漸復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