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3月10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專職副主席朱永新以《發揮中等職業教育在脫貧攻堅中的特殊作用》進行了大會發言,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作了論述。 教育扶貧肩負著雙重任務:扶智與扶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朱永新認為,教育扶貧的投入具有生產性,中等職業教育在脫貧攻堅中投入產出比最高,是離農村貧困人口距離最近的教育類型。貧困地區的中等職業教育就像一道大壩,能夠像攔住洪水一樣阻斷貧困,并使之轉化為發展的動力,讓貧困學生有學可上,有職可入。 隨著脫貧攻堅不斷深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深度貧困問題突出,攻堅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簡稱“三區三州”),以及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貧困縣和貧困發生率超過20%的貧困村,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補齊這些短板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之策。 為此,日前,教育部和國務院扶貧辦印發了《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教育扶貧,推動教育新增資金、新增項目、新增舉措向“三區三州”傾斜,力爭到2020年,深度貧困地區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保障各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全程全部資助,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讓更多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接受更好、更高層次教育,都有機會通過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或職業培訓實現家庭脫貧,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能力顯著增強。 其中,《實施方案》在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中提出了在“三區三州”率先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全面落實東西職業院校協作全覆蓋行動、東西協作中職招生兜底行動、職業院校參與東西勞務協作等三大任務;全面落實西藏教育“三包”政策,推廣民族地區“9+3”免費教育計劃;建立并實施學前教育資助政策,義務教育實施“兩免一補”政策,中等職業教育實施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政策,普通高中免除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并實施國家助學金政策等“多元混合”的資助方式,保障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享受學生資助政策等。 提升職業教育水平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對西藏來說同樣如此。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并結合西藏社會發展特殊的人才需求,建立了西藏自治區規模最大的中職學校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學校,開設了一批極具特色的專業,培養出一批適應西藏發展的技術型人才。 在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設有手工藏藥制藥、唐卡繪制、木工等專業。該校教師旦增達杰介紹,手工藏藥研磨作為一種傳統的制藥工藝,其優點是可以更好的發揮藥材的藥性,之所以把這種工藝加到藏醫藥專業的課程里,為的是這門手藝能得到傳承。該校在日常教學中保留了傳統工藝,學生在學到扎實本領的同時,傳統工藝的鮮明特色也得到了保留。 據了解,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堅持“依托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為產業”的辦學思路,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校長龔曉堂介紹,該校2016年畢業生792人就業升學率為100%,2017年畢業的1566人就業升學率同樣為100%。值得一提的是,已經實現就業的學生,平均月工資超過了5000元,不僅可以實現年輕人的自給自足,還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哺家庭。 學生受企業青睞,原因在與學校充分依托內地職業院校優質的教育資源,創新性的開展“1+1+1”的分段式人才培養,即學生第一學年在西藏學習,第二學年在內地學習,最后一學年到對接單位進行實訓。不少學生就是通過這樣的途徑解決了就業問題。下一步,學校將繼續完善專業設置和師資培養,通過職業教育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更多專業技術人才。 西藏職業教育的成績不僅獲得了企業的肯定,還獲得了境外人士的點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印地語部外籍記者阿尼爾曾在參觀了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后表示,“這所學校和其他普通大學不同,校園里有模擬工廠、模擬工地、模擬社區等各種實訓區域。在這里,學生們不但需要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要進行實際操作,走出校門能夠直接走上工作崗位熟練作業是他們的目標。”他表示,印度也有職業技術學校,但是像眼前這座學校這樣,理論實踐并重、各類軟硬件教學設施齊全的學校不多見。“我聽說,西藏自治區政府已在自治區全境開設多所如此高水平的職業學校,我為西藏學生可以在這樣好的環境中學習而感到高興。我相信他們的前途未來一定是一片光明。” |
相關閱讀:
- [ 03-10]西藏薩嘎:古老“甲諧”舞出致富新路
- [ 03-10]西藏發展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 [ 03-08]“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邊會在日內瓦舉辦
- [ 03-08]西藏波密:校園內外習“非遺” 活態傳承別樣美
- [ 03-07]微觀兩會|西藏新面孔 履職不含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