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科技支撐
2018-03-13 10:27:0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凌紀偉)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邁入新時代,科技創新面臨哪些新使命?如何增強百姓的科技“獲得感”?重大科技專項怎樣更多惠及民生?如何把握未來科技發展大勢?全國兩會期間,科技部部長萬鋼做客新華網、中國政府網《部長之聲》,對社會關切的熱點話題一一作出回應。 順應新時代新要求 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 黨的十九大對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出明確要求,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到保障改善民生等各方面都突出了科技創新的全面支撐引領作用。 “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按照十九大要求和政府工作報告所說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實現科技強國的目標而努力奮斗。”萬鋼說,要登高望遠,牢牢抓住強基礎、增實力,力爭在更多領域成為全球創新領跑者。 科技創新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萬鋼說,防范安全隱患、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衛生與健康等,與新時代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相關,必須在這些領域發揮科技創新的力量。 此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使命。“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的發展是未來我們的重點?!比f鋼表示,科技創新要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厚植根基。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萬鋼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我們要發揮科學家精神,要鼓勵企業家精神,要鼓勵青年人創新創業,還要為科研人員創造一個寬松的創新環境,使他們既能夠心無旁騖,同時又不怕失敗,勇往直前地去實現自身的目標,也實現國家發展的目標。” 瞄準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 下大力氣啃“硬骨頭” 推動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面臨哪些重大挑戰?萬鋼坦言,“當前科技創新最硬的‘硬骨頭’還是在于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這兩個環節?!?/p> 在萬鋼看來,與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相比,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還有待加強。“原創力不是靠人指揮就能指揮出來的,既要靠科學家的奇思妙想,也要靠科學家的淡泊名利。”他表示,在技術路線的選擇、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等方面,要為科研工作者創造更寬松的環境,讓奇思妙想競相迸發。 在成果轉化方面,萬鋼表示,要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自主決策權,要落實好科技成果轉化的各項政策,要做好轉化過程中的服務,要解決好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他特別強調,“要注重發揮青年人的創新創業、勇往直前的精神”,讓他們在市場當中找到最佳的切入點和需求點,在實現目標的同時為全社會創新事業添磚加瓦。 萬鋼表示,為科研人員“松綁”的核心訴求就是為了解決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這兩類問題,就是要為科學家、青年人創造更大的天地和空間。 “黨的十九大提出產學研深度融合,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講的大中小融通發展,這是今后一個重要的方向?!比f鋼說,未來要為打通各個環節中的體制機制障礙下更大力氣。 |
相關閱讀:
- [ 03-10]萬鋼:人工智能項目指南和細則馬上就要發布
- [ 03-10]萬鋼:我國科技創新由跟跑為主逐步地轉向領跑
- [ 03-10]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世界眼中的中國改革開放
- [ 03-09]【我們與總書記在一起】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
- [ 03-08]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堅持可持續發展——國際社會關注中國兩會釋放重要信號
- [ 03-07]綜述:中國成就獲點贊 改革開放惠全球——國際社會積極評價政府工作報告
- [ 03-02]遲福林: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動力變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