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委員談機器人與狀元比拼高考:沒有必要 技術可干別的事
2018-03-13 16:42:40? ?來源:未來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陳暉 |
分享到:
|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程婷謝深森)對于去年引起熱議的考試機器人與高考狀元比拼的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曉明在接受未來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既沒什么必要性,也說不上來怎么去和教育直接聯系上?!?/p> 李曉明認為,“做一個技術研究是很有意義的,技術研究可以用于干別的事,不一定用于機器人考試?!睓C器人考試聽起來很厲害,但是技術本身應該有其他用途。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曉明。未來網記者 程婷 攝 技術基本到位 欠缺制度“東風” 除了研究機器人考試,技術當然有其他的用途,比如通過技術更好的實現在線教育。李曉明以北京大學推出的一個計算機編程的“慕課”為例說,“一共七門課,如果一個人真的好好學完,做一個什么程序員是沒問題的?!?/p>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是不是愿意學,或者怎么讓潛在的學習者相信他通過這一學習,能有不一樣的前途。據李曉明介紹,這門課程有幾萬人選擇,但是真正通過的大概只有20多個。 因此,李曉明提到兩點,第一,怎么讓那些潛在的、能夠學習好的人來學習,讓他們理解這是一個有前途的事,需要社會氛圍、需要制度安排;第二,怎么樣讓他們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老師哪里活動幫助,也需要有一些制度的安排。 人工智能離普通使用還有很大距離 李曉明認為,目前市面上的一些人工智能技術使用有示范作用,但是離普通使用還有很大距離。說起人工智能真正能在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李曉明認為是結合在線,做大規模個性化教育。 “人工智能技術能夠使得在線教育做到大規模個性化。因為在線教育大規模已經沒問題了,我們線下的教育,個性化也沒問題了。兩者結合以后,我相信就應該能做到大規模個性化了。” 目前一些在線課堂實現一個老師同時和很多學生上課,還可以監測大家不同的表情。一些教育機構也借此宣傳自己技術先進,使用了人工智能。這算不算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呢?李曉明認為是,理論上也可以實現,但是實際上做不到普遍使用?!皢栴}是當真的很多人的時候,要去看一千個人的情況怎么辦呢?老師要付的成本很高。” 此外,李曉明指出,“大部分個性化是基于大量數據的,而非我看得見你們所有人,我給你們個性化的教育?!?/p> 另一方面,李曉明希望在人工智能教育的路上,有更多的人加入探索。未來到底會怎么樣?他說,目前不清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有一天,就像今天的課堂離不開PPT一樣,未來的課堂也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了,那這就叫做真正化進來了,相融合了?!?/p> 暢想未來的人工智能教育前景,李曉明有三點期望,第一,技術支持要到位;第二,需要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第三,社會要一步一步承認技術的重大價值和意義。 |
相關閱讀:
- [ 03-10]福建第一例機器人做骨科手術 病人風險大大降低
- [ 03-07]機器人加州快餐店做漢堡 每小時烤150個肉餅
- [ 02-28]東京奧運會吉祥物誕生!配有奧運會徽圖案機器人勝出
- [ 02-11]生物醫學新突破 電子皮膚讓機器人有“感覺”
- [ 02-11]機器人成廣東產業鏈上“重要一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