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業搶占新能源“風口” 編者按 燃油汽車的時代終將會過去。在石油資源與環境保護的雙重約束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正成為世界各國應對能源及環境壓力,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占據制高點的戰略性選擇。 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新能源汽車的意義卻遠不止于此,它讓中國汽車企業第一次有機會與世界傳統汽車巨頭同步競爭。 我們知道,西方國家的汽車工業已經發展了100多年,形成了相當完善的技術優勢和專利壟斷。雖然國產車的進步有目共睹,但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一個汽車品牌能與奧迪、寶馬、奔馳等世界頂級品牌競爭,使得這些跨國公司能在中國市場獲得足夠多的利潤,維持其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尤其是電動汽車的發展,卻成功地繞開了傳統汽車核心部件被外國企業掌控這一壁壘,讓大家回到同一起跑線上,甚至在某些領域,本土企業還更具優勢。 當前,正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搶占先機的重要機遇期。中國汽車企業要提升競爭力、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就一定要把握好新能源這一未來趨勢,提前做好產業布局。 市場在哪里,全球汽車產業的重心就在哪里。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汽車產銷大國,而龐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成就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以電動汽車為標志的新能源技術革命,正使中國汽車制造業向全球汽車業舞臺的中心無限接近。 李書福代表:提前布局迎接新能源時代 □記者 馬劍 岳德亮 北京報道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代表表示,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減免電動汽車購置稅,鼓勵企業研發電動汽車。 3月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浙江代表團舉行全團會議并對媒體開放,李書福代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 李書福說,吉利在新能源汽車方面與其它中國同行一樣,不斷形成技術優勢、質量優勢、成本優勢,不斷擴大規模,提高用戶的消費體驗水平。 會后,李書福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符合中國藍天保衛戰改善大氣質量的要求,也是中國能源結構的現實要求,中國政府一貫十分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國汽車要提升競爭力、要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就一定要把握好新能源這一未來趨勢,提前做好產業布局。” 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連續3年位居世界第一。李書福說:“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連續三年在全球銷量是排名第一的,這說明我們在新能源車方面發展勢頭良好。當然,我們還有許多困難要克服,改善的空間很大,與全球其它一些先進國家比起來還要更積極地努力。” 李書福認為,21世紀的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包括新能源車在內的巨大創新機遇,各個汽車企業單打獨斗很難贏得這場戰爭。為了主動抓住機遇,必須刷新思維方式,與朋友和伙伴聯合,通過協同與分享來占領包括新能源技術在內的技術制高點。 李書福透露,吉利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研發投入很大,已經啟動了“藍色吉利行動”,到2020年吉利汽車90%以上都是新能源。“我想通過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會繼續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汽車的競爭力也會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李書福代表帶來的一份關于《發展“液態陽光經濟”推進甲醇汽車市場化》的建議也與綠色能源相關。 世界第四次能源革命正在醞釀中,各國正竭力推動以高效化、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綠色能源時代的到來。太陽能是永不枯竭的清潔能源,甲醇則是液態化的陽光,是一種實現綠色發展的高效、經濟、環保的能源系統。經濟學界提出了“液態陽光經濟”概念,指將甲醇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并與自然和諧共處,由此催生、引發、形成的經濟。 李書福認為,在當前和可預見的未來,甲醇作為一種具有清潔燃燒特性和卓越的運輸優勢的來源廣泛且兼具綠色、高效、經濟特征的能量載體,將成為世界綠色發展時代能源的重要選擇。然而,“液態陽光經濟”和甲醇汽車在進一步發展方面還存在政策支持不足、技術有待突破、國際競爭激烈、配套設施不成熟等諸多挑戰。 李書福建議設立“液態陽光經濟”示范區,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先行先試,充分發揮示范區的綜合資源優勢,統籌布局甲醇產業技術創新、科技服務和產業聚集。通過體制機制探索和市場化運營,形成示范區內各平臺間的緊密聯動,建立國際一流的甲醇經濟創新創業環境,并與示范區外的特色優勢研發資源形成合作,實現甲醇應用示范基地。同時,成立跨部門領導小組,大力推進“液態陽光經濟”發展。 “在甲醇車方面,建議盡快推動甲醇汽車的市場化運行。”李書福表示,甲醇汽車的研發、示范、試點已歷經多年,大量實驗和試點證明了甲醇汽車的安全性、經濟性、動力性、可靠性和環保性。結合當前我國的能源和市場情況,建議在甲醇替代方面跨出實質性的一步,開放甲醇汽車市場,盡快推動市場化運行。 |
相關閱讀:
- [ 01-16]北美車展負責人說中國汽車業后發優勢明顯
- [ 11-17]德媒稱中國汽車業“彎道超車” 德國制造商壓力倍增
- [ 01-26]英國汽車業希望與中國開展更多合作
- [ 04-08]各地頻推新能源汽車 十三五有望破500萬輛目標
- [ 08-10]發改委起草汽車業反壟斷指南 平行進口車及電商將被監管
- [ 08-10]發改委牽頭起草汽車業反壟斷指南
- [ 09-02]發改委全方位查處汽車業壟斷 新罰單回應三質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