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辦案持續發力 依法維護食藥安全 檢察機關去年起訴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8671件14342人 本報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鄭赫南)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2017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公訴部門充分履行檢察職能,持續發力“打假”。2017年1月至12月,共起訴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件8671件14342人,不起訴693件1324人。 據悉,2017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積極參與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亮劍”專項行動。各級檢察機關公訴部門設立專業化辦案組織,部分地區對食品藥品案件專案專辦、集中管轄;嚴把證據關,提升辦案質量,完善行政案件與刑事案件證據對接機制,建立引導偵查取證機制,統一案件證明標準和認定標準等;部分檢察院協調建立食品藥品案件訴、審兩條“綠色通道”,依法從快打擊犯罪;加強智慧公訴、陽光公訴創新舉措,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基本證據完整性及矛盾點進行基礎性審查、判斷,引導辦案人員依法收集、固定證據;利用智慧檢務平臺積極宣傳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及時發布典型案件信息等;參與社會綜合治理有新延伸,通過走訪交流、制發檢察建議等反映食品藥品領域辦案發現突出問題,對案件高發行業進行重點綜合執法等。 最高檢公訴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公訴案件呈現六方面新特點:一是犯罪類型相對集中,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假藥、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以及有毒、有害食品類案件,占該類犯罪的86%;二是生產、銷售偽劣藥品、保健品及保健器械犯罪明顯增多;三是城鄉結合部、農村市場假冒偽劣產品案件多發;四是犯罪呈現團伙化、規模化;五是利用網絡、現代物流實施犯罪趨勢明顯,隱蔽性更強,查處和證據收集難度增加;六是犯罪成本低、收益高。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公訴部門將依法持續從嚴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健全專項監督常態化機制,積極參與有關專項行動,著力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和用藥安全。 |
相關閱讀:
- [ 02-28]浙江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迎來節后開市
- [ 02-12]“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較多 媒體:監管不能缺位
- [ 02-03]“臺灣商品中心”落戶上海自貿區
- [ 01-28]完善福建省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
- [ 01-24]福建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破1.3萬億 福州貢獻超三成
- [ 01-19]福州成功出讓6幅地塊 4幅為安置型商品住宅用地
- [ 01-11]法國計劃自2019年起縮短傳統打折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