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城管執法人員勸阻民眾停止在街邊焚燒紙錢。中新社記者 劉文華 攝 中新網3月16日電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近日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加強祭掃安全管理,強化安全防范意識和底線思維,堅決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嚴格落實殯葬服務安全管理責任,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隱患,確保清明節期間祭掃平安有序,并努力實現全年無安全責任事故。 通知要求,層層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省、市、縣三級民政部門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清明節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同志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加強督查,與殯葬服務機構聯動,確保各項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對因排查整改走過場、督促檢查不到位、主體責任不落實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格責任倒查,嚴肅責任追究,按照管理權限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通知指出,要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原則,全面開展殯葬服務機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壓緊壓實殯葬服務機構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對殯葬重點場所、關鍵服務環節、重要設備用品進行“三個必查”,確保無遺漏、無盲區、無死角。對各類安全隱患問題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發生。每個殯葬服務機構都要制定完善祭掃應急預案,嚴格落實應急值守、監測預警、重特大事故報告制度,有效防范和及時處理各類突發性事件。殯葬服務機構要加強安全教育培訓,保障安全投入,組織應急演練,在祭掃高峰期進行人流、車流承載力管理,及時采取預警提示和限流分流措施,加強火源管控,確保不發生擁堵踩踏、火災等安全事故。 通知要求,切實提升殯葬服務水平。各地要在鞏固“殯葬服務提升年”活動成果基礎上,繼續對照完善制度、健全設施、精準服務、廉潔從業等核心目標,查找殯葬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督促指導殯葬服務機構在服務態度、服務環境、價格管理、公平交易、信息公開、公益保障、規范服務、廉潔從業等八個方面做到“八不得、八提升”,提升規范優質服務水平。要加強殯葬行風建設,主動開展明查暗訪、第三方評估,客觀查擺問題并立行立改。要聯合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執法,查處違反價格管理要求、違背公平交易原則、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殯葬服務市場秩序。 通知要求,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堅持服務為先,針對清明節祭掃服務特點強化保障措施,增設服務網點,延長服務時間,優化服務流程,強化人文關懷,提供網上預約等便民服務,切實為祭掃群眾排憂解難。要線上線下相結合,全面公開殯葬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服務內容、服務承諾、服務監督、服務規范和惠民政策等群眾關心的服務信息,推進服務規范透明。要強化服務意識和窗口意識,嚴格執行有關法規政策標準,既加強對遺體運輸、證件查驗、火化確認等服務環節的管理,又提供體貼、溫暖、人性化和個性化服務,努力實現全年殯葬服務“零差錯、零事故、零投訴”目標。 通知要求,大力推行文明綠色殯葬。要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帶動更多群眾參與支持文明低碳祭掃和節地生態安葬,逐步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要積極倡導文明低碳祭掃,大力宣傳現代祭掃理念,推廣敬獻鮮花、綠化植樹、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網上紀念、集體共祭、社區共祭、錯峰祭掃等多種祭掃紀念方式,推動更多殯葬服務機構免費提供可循環使用的絹花圈等殯葬用品,逐步使文明低碳祭掃成為社會主流。要依法管理焚燒紙錢祭品等行為,對明文禁止焚紙燃炮等祭掃行為的地區和場所要執行到位,在祭掃服務場所要抵制迷信行為和低俗祭祀用品。 通知明確,推動將綠色殯葬納入生態文明建設大局,使之成為綠色生活方式、綠色生產方式和綠色發展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厚植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為導向,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殯葬理念。繼續大力推廣不占或少占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加強節地生態安葬紀念設施建設,推廣使用可降解骨灰盒、環保紙棺、環保棺材等環保產品,逐步擴大節地生態安葬激勵獎補制度覆蓋面,組織開展海葬、樹葬等節地生態安葬公益活動。 |
相關閱讀:
- [ 03-05]王亞民委員:現代科技讓“故宮跑”成為歷史
- [ 11-15]【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十九大報告指明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改革途徑
- [ 04-06]清明節該如何“正確打開”?
- [ 04-06]省民政廳:清明期間全省2100萬人出門祭祀先人
- [ 04-05]市政“補坑突擊隊”清明假期不休 深夜搶時補坑
- [ 04-05]清明假期福州市零森林火災 防火工作做到“五個一”
- [ 04-05]清明時節農事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