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事業加快發展 中共十九大報告強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為養老產業注入新的活力。中國人民大學智慧養老研究所所長左美云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智慧養老對我國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1億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去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過1000萬。 “我國現在老齡化的速度越來越快,邊富邊老的情況可能會和無人養老相交織。因此,通過智慧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老年護理和服務是很重要且必要的。”左美云說。 “智慧養老”成為近年來政府文件的高頻詞匯。 2012年,全國老齡辦首先提出“智能化養老”的理念,鼓勵支持開展智慧養老的實踐探索。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2017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計劃在5年內建設500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社區,這意味著智慧養老駛入發展快車道。 服務體系日漸完善 當前,全國不少地方開始探索智慧養老模式。例如,浙江省嘉興市下轄的海寧市為1200多名失智老人發放定位手環,建立失智老人數據庫,以降低老年人走失風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為社區老人發放“一鍵通老人服務定制機”,老人需要生活幫助、上門服務時,只需按下按鈕即可呼叫中心客服人員;安徽省則將鼓勵機構開發可進行人機對話、為老年人服務的機器人、按摩設備等。 但整體而言,智慧養老作為新興業態,尚處于初級階段,其培育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對于智慧養老未來的發展,左美云認為,智慧養老要以養老服務為中心,其目的應該是從服務端去方便老人。“所謂智慧養老,養老是核心、是‘皮’,智慧是‘毛’。也就是說,技術手段易得,關鍵是要通過技術把養老服務體系搭建和完善起來。只有有了一塊扎實的‘皮’,才能有鮮亮的‘毛’。” 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正在穩步推進。據衣大利介紹,八里莊街道未來1年內將發放100張智能床墊進行試點,實時監測老人心跳、翻身、睡眠質量等數據;具有提醒功能的智能藥盒也會在今年推出。“我們針對不同老年群體推出了有針對性的養老服務方案。例如,智能床墊針對失能、生病、半自理的老人,智能藥盒針對記憶力差的老人。此外,還會向孤寡老人群體推出設在腰帶上的行為監測設備。”衣大利說。 在左美云看來,智慧養老包括智慧助老、智慧用老、智慧孝老,而現在在助老上的實踐較多,在用老、孝老方面則要加強。“通過智慧信息技術手段和老人做精神層面的交流也很重要。”左美云說。 |
相關閱讀:
- [ 03-16]【2018兩會·改革新征程】養老和醫療改革的突破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
- [ 03-14]新華網評:讓養老服務更加貼心
- [ 03-12]鄭功成:緊緊抓住養老保障這一民生熱點、難點開展監督工作
- [ 03-07]人大代表談養老:人才、政策、資金一個都不能少
- [ 03-05]全國政協委員安阿玥:建議將農村養老問題的好壞納入村鎮干部的考核
- [ 02-23]福州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放寬各類機構準入條件
- [ 02-23]福州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放寬各類機構準入條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