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奧爾佩杰塔自然保護區20日說,地球上僅存的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19日以“安樂死”方式離世。 至此,世界上僅剩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北方白犀牛作為一個種群將面臨滅絕。 【面臨滅絕】 奧爾佩杰塔自然保護區媒體負責人埃洛迭·桑佩雷20日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證實,“蘇丹”19日健康狀況急劇惡化,獸醫和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不得不決定對它實施安樂死。 “蘇丹”45歲,是世界上僅存三頭北方白犀牛中唯一的“男丁”。 桑佩雷說,“蘇丹”年事過高,長期遭受病痛折磨,肌肉和骨骼退化,無法站立,同時伴有嚴重的皮外傷。 本月初,媒體報道,“蘇丹”受到致命疾病威脅。保護區方面說,盡管獸醫對“蘇丹”作一天兩次治療,它的健康狀況未能好轉。 2009年,“蘇丹”和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法圖”、“那金”從捷克一家動物園“落戶”到位于肯尼亞北部的奧爾佩杰塔自然保護區,受到24小時武裝保護。雖然曾有人看到“蘇丹”與雌犀牛交配,但是雌犀牛一直沒有成功受孕。 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統計,上世紀60年代,北方白犀牛數量大約2000頭;但后來盜獵猖獗、棲息地破壞,數量銳減。“蘇丹”死亡后,北方白犀牛作為一個種群將面臨滅絕。 【全球救助】 奧爾佩杰塔自然保護區去年組織一場全球范圍的救助運動,希望以體外受精等方式拯救北方白犀牛這一白犀牛亞種。 借助現代繁殖技術,研究人員曾考慮讓作為另一個亞種的南方白犀牛代孕,幫助北方白犀牛繁衍后代,這一嘗試預計花費大約100萬美元。一款名為Tinder的交友軟件把這場運動推向高潮。“蘇丹”作為世界上最名副其實的“單身漢”,引發全球關注和同情。好心人籌集到一筆數目可觀的資金,用于救助計劃。 今年1月,雕塑家夫婦馬克·沙特納和吉莉·沙特納宣布,將以這三頭北方白犀牛為原型著手雕塑創作。 上周,這組雕塑在美國紐約面世。路過的人們有機會看到它們,撫摸、擁抱、與它們一一告別。沙特納夫婦希望借助公共藝術展,向全球征集100萬條告別留言,聲援打擊犀牛盜獵和野生動物制品交易,保護自然生態,為三頭白犀牛作最后的救助努力。 【努力不止】 為拯救北方白犀牛,肯尼亞付出巨大努力。肯尼亞旅游部長納吉布·巴拉拉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三頭北方白犀牛2009年返回非洲,落戶肯尼亞,原本希望它們能順利繁衍。“不幸的是,我們無法控制‘蘇丹’的年齡。它45歲高齡,失去了自然繁殖的能力。” 巴拉拉說,肯尼亞政府將繼續努力保護各類犀牛,如南方白犀牛和黑犀牛,已制定詳細保護措施。 另外,肯尼亞政府致力于反盜獵,使野生犀牛和大象的數量近年有所回升。肯尼亞旅游部數據顯示,全國現有大約1100頭犀牛。(王小鵬)(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3-20]地球上最后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尼亞被實施安樂死
- [ 09-21]澳維州議會引入安樂死法案 最早或在2019年中推行
- [ 05-05]美國一動物保護區對全部動物實施安樂死 引發廣泛爭議
- [ 10-23]韓國開始試行《安樂死法》 年滿19歲可填寫意向書
- [ 03-14]霍金曾坦言:希望在外太空死去 支持“安樂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