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中老年人的安全感知與手機支付使用的關系 圖2:中老年人社會參與頻率與使用聯絡方式的關系 要點提示: ●中老年人互聯網體驗日漸立體全面; ●半數中老年人會使用手機支付; ●與慰藉心靈、調節情緒有關的互聯網內容中老年人點擊最多; ●微信在中老年人社會活動的參與和組織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等收入及以上、有經濟自主性的中老年人互聯網受騙比例更高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從2000年到2017年6月,我國50歲以上的網民群體呈擴大趨勢。2017年,50歲以上網民群體在網民中所占比例達到10.6%,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融入了互聯網之中,他們與年輕人在接入方面(包括設備、基礎設施、技能等)的差異在逐漸縮小,但在互聯網應用方面依然處于相對弱勢。他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構建了獨特的互聯網使用方式,形成了區別于年輕人的互聯網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課題組以50歲及以上人群為研究對象,通過數據分析和典型現象刻畫中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揭示人口特征和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對中老年人互聯網使用方式的影響,為更好地理解中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提升中老年人網絡素養提供對策建議。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線上研究和線下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焦點組訪談和問卷調查,不僅考察中老年人互聯網使用狀況、信息能力,亦通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對我國中老年人的網絡生活進行考察與分析。 定性研究方面,課題組于2017年8月至10月在哈爾濱、北京、太倉、上海進行了田野調查,共做了17組焦點組訪談,每組訪談6—7位使用微信的中老年人。樣本盡量覆蓋不同類型社區、性別、年齡、職業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中老年人。樣本除了覆蓋一線城市的市民,也訪談了一線城市中的農村社區和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 定量研究方面,課題組于2017年11月對8個大城市中使用微信的中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共獲得800個樣本。 本報告也分析了騰訊后臺的大數據,主要是TBI騰訊瀏覽指數,依托TBS騰訊瀏覽服務,接入終端為智能手機,符合年齡界定的樣本量為35759363個(數據收集時間為2017年7月27日至10月27日)。 |
相關閱讀:
- [ 03-21]【中國夢·踐行者】兩會落下帷幕,聽聽這些代表委員的“互聯網+”小目標
- [ 03-20]李克強:趨利避害 對“互聯網+”采取包容審慎監管方式
- [ 03-17]最高法:重大案件流程信息可通過互聯網向公眾公開
- [ 03-03]中國互聯網域名體系進行調整:設置“類別域名”9個
- [ 02-23]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何新年味?
- [ 02-22]五類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將被重點整治
- [ 02-21]五類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將被重點整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