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4日電 近期,美國大規模加征關稅引發“多米諾效應”,作為應對措施,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當地時間3日,美國又宣布決定對擬征稅清單上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涉及規模達500億美元。國際輿論分析指出,全球經濟離不開貿易,從歷史經驗看,美國的關稅計劃不但無效,而且會適得其反;這些限制措施將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并給美國消費者帶來損失。 當地時間3月22日上午,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上,闡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當天中午,特朗普簽署針對中國的總統備忘錄。中新社記者 鄧敏 攝 【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全球經濟 輿論:應按WTO原則解決問題】 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決定對擬征稅清單上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涉及的商品規模約為500億美元。約有1300種商品被列入清單,涉及航空航天、機械、醫藥、通訊、電器等領域。 美聯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援引中方表態稱,“美方不顧中方的嚴正交涉,毫無事實依據,公布征稅建議,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中方強烈譴責,堅決反對。” 德國“焦點在線”(Focus Online)在刊發的文章中寫道:“中美貿易交易額每年至少要達到5700億美元。中國因此也成了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許多商品美國都要依靠中國的進口,比如電子產品。” 來自德國的經濟問題專家麥荷曼認為,相比美國,中國的反制措施“比較克制”。他說:“歐洲人絕對不愿看到對華經貿關系惡化。但是同時我們也不想讓歐美關系惡化。歐洲現在夾在中間,要想全身而退,也只能一再強調‘歐洲支持自由貿易,決不采取任何有損全球自由貿易的措施’。” 麥荷曼擔心,一旦特朗普發現在對華貿易爭端中無法占得上風,很有可能為了保全在美國國內的臉面,轉而將矛頭指向歐洲。“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對歐洲人而言十分艱難的走鋼絲游戲。”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3日的記者會上稱:“全球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相互采取對抗措施,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極其嚴重”。 河野太郎指出:“戰后全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自由貿易,日本也一直受到自由貿易的恩惠”,“必須堅定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中心的自由貿易體制”。日本媒體指出,這表現了對美國特朗普政權所奉行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批判態度。 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當天也表示,按照WTO的原則謀求問題的解決是適當的。 【特朗普關稅政策招致分裂 多個行業受嚴重打擊】 外媒認為,特朗普提出的許多貿易措施,包括鋼鋁關稅,導致他自己的顧問、商界和共和黨出現分裂。 《華盛頓郵報》總結稱,美國商界的很多專家建議特朗普在提高中國商品新關稅方面謹慎行事,因為可能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后果,并給美國消費者帶來損失。 《紐約時報》指出,通用電氣和高盛等行業巨頭以及一些農業公司向白宮提出了反對意見,稱太平洋兩岸的關稅和投資限制會導致美國無緣于世界上最賺錢、增長最快的市場。 美國科技和投資等行業的公司表示,政府正在采取的措施旨在幫助它們,但最終可能會對它們幾十年來建立起來的供應鏈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紐約時報》援引信息技術產業理事會總裁加菲爾德的話稱,從歷史經驗看,這些關稅計劃不但無效,而且會適得其反;征收高額關稅反而會推高美國國內科技產品價格,對美國消費者不利。 科技公司主張,政府的限制性措施最終可能會令美國制造業遭到懲罰,抬高成本,減弱公司的全球競爭力。而像農業這樣受反擊行為影響最大的行業,正因失去寶貴的出口機會而進行抗議。 4月2日,中國宣布對包括豬肉和無縫鋼管在內的128種原產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最高達25%的關稅,以此反擊特朗普對中國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美媒稱,這將對美國帶來惡劣影響,涉及一些支持過總統的地區,如艾奧瓦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印第安那州。 德國媒體認為,美國的關稅措施尤其影響到美國南部各州的農民,他們是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如果這些美國人感覺受到了波及,可能很快就不再支持這名美國總統。現在,中國的進口法規已經明顯嚴于歐美,進口商已經被這種負擔壓得難以呼吸。 “每當美國與其他國家產生什么貿易問題,我們會是第一個受打擊的行業”,美國果蔬處理者與種植者聯盟的主管丹尼斯·博說。“在不斷惡化的貿易摩擦中,美國農民首當其沖”,前蒙大拿州參議員、農場主支持自由貿易團體的主席馬克斯·鮑卡斯指出。“農場收入已經下降,農民依賴出口市場才能勉強應付。這些新征關稅拖累了農民維持生計的能力。”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特朗普3日早些時候表示,美國打算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但不得不對貿易逆差采取一些非常重大的行動。特朗普還稱,這是他競選時就說過的。 不過,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他不認為美中之間的應對措施將會進一步升級。 美國財經新聞臺CNBC指出,被問及和中國磋商時能否避免向中國商品征收關稅時,特朗普的高級貿易特使萊特希澤表示:”我認為,是有希望的。”萊特希澤補充道,“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克服一系列困難后,美中兩國可能最終朝著建立良好的關系方向前進,這是這個過程的開始。”(完) |
相關閱讀:
- [ 04-04]國際輿論:美關稅措施適得其反 應遵循WTO原則
- [ 04-02]國際輿論批評美國單邊貿易保護主義舉動
- [ 04-01]國際輿論批美單邊貿易保護主義:讓全球貿易整體受損
- [ 03-28]日本陸上自衛隊成立陸上總隊 輿論憂“權力太集中”
- [ 02-26]輿論環境在變 美國槍械管控立法能否“跟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