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常態化精準化監管 據了解,我國針對網絡直播平臺監管出臺過多個規定。2016年11月,國家網信辦發布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要求從事直播的平臺需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并提出對主播實施“實名制+黑名單”措施,直播平臺要對直播內容進行審核監管。此外,相關部門也開展了網絡直播平臺專項整治行動,查處和取締了一批違法網絡主播和直播平臺,有效遏制了此類違法行為蔓延。 但對于網絡直播監管尚未形成長效機制,難以實行常態化、高效化、精準化監管,仍未達到最佳治理效果。 “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看,這些網絡安全監管顯然還是不夠的,需要更多關注規則的落實和執行,如規范網絡內容的傳播監管、規范觀看對象的分級監管等?!比珖舜蟠?、陜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方燕說。 方燕認為,制度只有得到貫徹執行才有價值,現行法律法規雖然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相關立法規定,但仍存盲點,一方面沒有明確具體的執行措施和法律責任,另一方面也沒有嚴格的追責機制和監管部門,僅在立法層面考慮而不關注法律的落實執行,未免大費周章卻無甚成效。 “不良網絡直播會對青少年的勞動觀、審美觀和是非觀產生十分嚴重的不良影響。青少年看到有些網紅主播動輒月收入10萬元,認為其坐著動動嘴、不用上班勞動,就能發家致富。如果這種觀念占據思想上風,青少年就會幻想不勞而獲,必將萎靡沉淪下去。另一方面,網絡直播主播素質參差不齊,傳播對待社會、人生和情感的態度大多消極錯誤,青少年由于辨別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誤導?!比珖舜蟠?、全國工商聯執委、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張天任建議加強治理機構整合,對網絡直播平臺開展長期穩定的專項整治,形成治理長效機制;實施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對于網絡直播平臺從業人員,實行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培訓、考試和準入制度;加大懲處力度,對網絡直播平臺及其違法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提高威懾效應。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蔡學恩認為,鑒于未成年人的特殊心理和行為模式,應當特別設立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信息監管機構,這將更加有利于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同時,他還建議明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監管機構及其職責。 加強內容監管提高控污能力 今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針對當前網絡上的一些不良信息泛濫,廣東代表團的36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于加強網絡信息污染治理的建議,讓被亂象污染的網絡“洗洗澡”“出出汗”“排排毒”,還全體網民一個干凈整潔清凈的網絡空間。 代表們認為,目前法律中尚未明確界定網絡色情信息、暴力信息、虛假信息等不良信息的標準,對于網絡污染也無特別的法規約束,給一些打“擦邊球”的傳播網絡污染信息的網站以可乘之機。這需要通過相關部門的積極探討,倒促主管部門盡快制定判斷網絡污染信息的具體標準,將互聯網內容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 代表們建議,隨著互聯網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長,網絡管理部門、工商管理部門、公安部門等要積極承擔起監管責任,建立技術監管體系和備案登記制度,政府要將不同監管主體的作用發揮出來,發揮互聯網協會等行業組織、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一旦發現網絡污染,立即向主管部門舉報,由主管部門予以懲戒。 |
相關閱讀:
- [ 03-02]網絡直播平臺“霧霾”消散:色情視頻減少 內容變雅
- [ 02-23]夠生猛!美國一家廣播電臺直播主播生娃
- [ 02-23]夠生猛!美國一家廣播電臺直播主播生娃
- [ 02-20]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4.22億 行業監管力度不斷提升
- [ 01-27]直播答題是新風口還是黑洞? 作弊神器已出現
- [ 01-26]“實驗3”號科考船成功進行“海上科普”直播
- [ 01-25]今明兩天東南網、“新福建”客戶端為您直播兩會開幕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