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劉忠俊攝 相關報道認為,在對江口沉銀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中,面向全國公開招募志愿者,并且全程參與考古發掘,在公眾與考古之間搭建了橋梁,讓公眾真正了解考古、走進考古,享受考古成果。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國內的不少考古項目都愈發重視“公眾考古”,考古學者也不再視公眾考古為“不務正業”。讓公眾了解考古工作、考古過程,已經成為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之一。 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舉辦了首屆公眾考古論壇,為考古學者與考古愛好者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也為公眾考古事業的推動做出表率。 2015年6月,圓明園內的西洋樓遺址作為北京第一處“公眾考古”場所,正式面向社會開放。在西洋樓遺址考古現場,四周沒有封閉圍擋,僅設立簡單隔離標志,民眾可近距離目睹考古發掘全過程。 2016年9月,吉林省首次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以遼、金、元為主要時期的考古發掘現場…… 海昏侯墓考古發掘項目領隊楊軍早前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考古要走向大眾,公眾有知情權、有參與權,最后使公眾反過來對文化遺產更有保護意識,共同參與進來。(完) |
相關閱讀:
- [ 04-09]2017十大考古發現將終評 26個入圍項目展示成果
- [ 03-05]王春法委員:盤活文物資源 展示中華文化的整體性系統性
- [ 02-27]瀘溪下灣遺址入圍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名單
- [ 02-12]國家文物局:擬規定嚴禁對水下文物進行商業性打撈
- [ 01-17]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
- [ 12-04]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揭曉
- [ 12-02]快訊!三明萬壽巖成功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