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題:緊攥雙拳何以分享中國紅利? 新華社記者姜琳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斬釘截鐵的宣示,受到國際輿論廣泛關注和高度贊揚。一系列對外開放新舉措,彰顯中國堅持自己發展道路的決心和從容應對外來挑戰的信心。 在美國祭起貿易保護主義大旗、不斷挑起對華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外界有人疑慮,中國擴大開放是不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這樣的理解,未免太不了解中國的歷史,更輕視了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定力。 經歷過封閉之痛,享受過開放之利,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環境中進行。中國的對外開放是自主開放,是毫不動搖、始終堅持的基本國策。擴大對外開放更是基于對“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深刻認知基礎上的戰略自覺。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擴大開放的四項重大舉措,是中國基于自身發展和捍衛全球多邊貿易體系作出的戰略抉擇。 中國是多邊貿易體系的倡導者、維護者,并日益發揮引領作用。當前,在經濟全球化驅動下,世界呼喚互利共贏,值此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宣示的四項重大舉措,會讓中國對外開放呈現全新的局面,在為自身發展開辟新天地的同時,也必將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的活力。中國機遇就是世界紅利。 然而,有的國家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仿佛把自己關在一間黑屋子里,握緊拳頭,警惕地把外部世界一切鮮活、陽光的東西當作敵人。試問,身處暗室怎能看到發展機遇,緊攥雙拳又何以分享發展紅利? 時代大勢,浩浩蕩蕩。當今世界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推進互聯互通、加快融合發展成為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駕于人的強買強賣,自然希望他國拋棄冷戰思維,不搞零和博弈,同懷務實之心,共襄發展盛舉。 |
相關閱讀:
- [ 11-07]財經觀察:牛肉美味與債券紅利折射中美經貿新共贏圖景
- [ 10-09]2050年非洲人口將增至25.7億 非洲期盼釋放人口紅利
- [ 10-22]全球矚目中共十九大:中國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紅利”
- [ 10-14]韓為中國游客釋政策紅利 乘指定郵輪可免簽入境
- [ 11-17]秘魯社會各界期待APEC會議帶來紅利
- [ 05-12]奧巴馬廣島行:安倍收獲著額外“政治紅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