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4月18日文章,原題: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將造福于中國 中國經濟開放已經進入“新時代”、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將“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增強透明度,強化產權保護,堅持依法辦事,鼓勵競爭、反對壟斷”。以上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的主旨演講的部分內容。鑒于華盛頓正在發出咄咄逼人的貿易保護主義言論,這些承諾振奮人心。這些承諾令人信服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恰恰是中國目前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 例如,盡管中國將主動擴大進口或讓美國貿易官員感到高興,但該政策本身對中國不可或缺。目前,中國的高儲蓄、高投資引領的發展模式已進入瓶頸期,經濟正處于從依賴投資轉向消費驅動的再平衡階段。目前,中國的消費仍遠低于儲蓄,消費僅占GDP的38%,而全球平均值為58%。與此同時,國民儲蓄約占GDP的45%(全球平均值約為20%)。同時,投資仍居高不下,約占GDP的43%。 如今知識產權保護也對中國企業至關重要。去年12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報告稱,中國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已超過美日韓歐之和。盡管中國專利的質量引發一些懷疑,但毋庸置疑的是,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企業在國內外競爭的關鍵優勢之一。因此,除承諾加強國內知識產權保護外,北京也希望外國政府加強對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 此外,在展現對外開放的決心背后北京也傳達了將依法辦事的信號。雖然某些觀察人士認為過去40年來中國在缺乏“常規”法治的情況下也實現經濟增長,但要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中國就將需要加強對產權和契約的保護、制定鼓勵競爭的政策、改善企業治理并建立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的制度等。換言之,中國將不可避免地在經貿等領域加強法治。 北京已經意識到,如果中國擔負起如今美國正拱手讓出的捍衛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職責,就必須向世界傳達出中國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奉行更具包容性和更重視合作的原則的意愿。這對亞洲、全世界和中國本身來說都是好消息。(作者維克拉姆·坎納,王會聰譯) |
相關閱讀:
- [ 01-01]造福人民、惠及世界 ——“一帶一路”國家記者熱議習主席新年賀詞
- [ 11-15]中菲關系邁進新時期 累累碩果造福兩國人民
- [ 08-30]巴西總統府官員:希望搭上中國技術發展快車 期待金磚機制造福更多人
- [ 11-15]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推進瀾湄合作將造福沿岸3.26億人
- [ 12-15]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巴黎協定》將造福全人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