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23日開始訪問美國,目的之一是勸說美方不要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他告訴美國媒體,涉及伊核協議,沒有替代方案。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在以色列電視臺播出的采訪中表達相似立場:盡管協議不夠完美,但“有總比沒有強”。 【挑起重擔】 馬克龍訪美為期三天。按照美聯社的說法,他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就任以來首名對美國作國事訪問的外國領導人。 一些國際媒體認為,相比其他國家領導人,馬克龍更容易與特朗普“搭上話”。 就伊核協議,馬克龍22日接受《福克斯周日新聞》電視節目采訪時說,他本人沒有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準備“B計劃”、即替代方案。美國應該在沒有更好方案情況下繼續履行協議。 馬克龍似在回應特朗普所提要求。 特朗普今年1月宣布“最后一次”延長美國涉及伊朗核項目的制裁豁免期,同時要求美國國會和歐洲國家同意修改協議條款、把5月12日定為修改協議的最后期限,揚言如果屆時沒有令他滿意的修改方案,美國將退出協議。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就化解伊朗核項目爭議達成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必須停止高豐度濃縮鈾活動,交出已生產的20%豐度濃縮鈾,接受國際核查等其他條件,將核項目限制在和平利用核能領域。隨后,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督查伊朗履行協議情況,多次發布報告,確認伊朗履行協議。 “這份協議完美嗎?”馬克龍接受采訪時說,“不。但就核問題,有更好的方案嗎?我看不到。” 美聯社推測,馬克龍訪美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取得重大進展的可能性不大。 【所見略同】 馬克龍之后,德國總理默克爾定于27日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伊核協議同樣會是她與特朗普會晤的重點議題。 就這份協議,默克爾的態度與馬克龍相似:有總比沒有強。 以色列第十頻道22日播出對默克爾的采訪。她說,“可以理解”伊朗的影響力令以色列緊張。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多次公開反對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稱它無法有效遏制伊朗的“核野心”。 “就如何更好地遏制伊朗,我們有不同看法。”默克爾說,“內塔尼亞胡認為,伊核協議無法給予以色列所期待的安全。我們相信,最好維持這份協議,即便它不算完美,但總比沒有強。” 她承諾:“德國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以確保協議落實。”(杜鵑)(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4-23]法德首腦本周為何“前赴后繼”訪美
- [ 03-28]美國總統與法德領導人通話討論驅逐俄外交人員等問題
- [ 03-18]英法德提議歐盟對伊施加新制裁 意在向美傳遞信息
- [ 01-31]歐盟就空氣質量問題“約談”英法德等9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