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電視綜藝流量下跌 網綜招商突破天花板
2018-04-24 09:04:13??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鄒玒 鄒玒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網北京4月24日電(楊光)從最初購買電視綜藝播放版權,到后來嘗試小體量自制,再到后來制作量級不斷擴大,直至如今,網絡綜藝已從制作成本、招商金額等多維度全面追趕電視綜藝。 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僅有5檔電視綜藝收視破1%,而去年同時段這個數量為16檔;反觀網綜方面,不僅爆款頻出,招商金額也屢破天花板,動輒三、五億招商金額已成常態,大制作成本、明星流量助力、營銷資源加持下,臺綜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網綜打壓。但看似喜人的網綜成績背后,卻是愈發明顯的馬太效應,去年全年盈利的網綜節目只有近10%,其余依然處于虧本狀態。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網綜市場也患上和電視綜藝一樣的老毛病,同類型節目扎堆、同質化嚴重現象頻頻出現…… 電視綜藝收視流量下滑 原創開發意識加強 2017年Q1電視綜藝整體網絡播放量266億,而到了2018年Q1,這個數字僅為203億,整體下滑24%。這樣的下滑同樣表現在收視方面,2017年一季度收視破1%的節目有16檔,而今年僅有5檔節目收視破1%,整體下滑69%。 此外,收視及流量方面,電視版權綜藝依然依靠綜N代支撐,包括《歡樂喜劇人》、《歌手》、《王牌對王牌》在內的收視排名前五的節目均為老牌綜藝,這些綜N代也扛起了湖南、浙江、江蘇、東方四大衛視的收視大旗。 但不可否認,Q1還是出現了一系列質量不錯的全新原創節目,例如湖南衛視《聲臨其境》、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兩檔節目不僅收獲了好口碑和超高關注度,衛視平臺和制作公司日益加強的創新意識也呈現效果,豆瓣評分破8的成績猶如給了國內綜藝團隊開發原創內容打了一劑定心丸。 網綜吸睛吸金雙豐收 超級網綜逆襲時代已到來 曾幾何時,提起網綜,很多人的印象是小成本、小制作、粗制濫造;曾幾何時,業內人也常常在發問,網綜何時能夠追上電視綜藝?2017年,偶有爆款誕生,讓網綜初露鋒芒,到了2018年Q1季度,超級網綜徹底爆發,吸睛力、吸金力已全面趕超電視綜藝。 相比電視綜藝網絡播放量的整體下滑,網絡自制綜藝2018年Q1整體上升高達85%,巨大的增幅拉動了Q1全網綜藝流量上漲37億。 與此同時,網綜招商難的時代也徹底告別,頭部綜藝的招商吸金力一騎絕塵。告別了被視為網綜元年的2014年;野蠻生長的2015年;水準飛升的2016年,以及誕生了幾檔爆款的2017年。剛剛過去的2018年Q1季度,《熱血街舞團》、《這就是街舞》兩檔節目招商金額達到6.5億和6億,突破了去年《中國有嘻哈》創造的5.4億招商天花板,而有業內人士透露,已完成招商的《明日之子2》招商預計達到7億。 資本的加持,必然會讓網綜從制作水準到明星效應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從目前Q1幾檔超級網綜節目來看,趕上甚至超過電視綜藝也確實如此。 網綜和臺綜同患“同質化綜合癥” 盡管網綜吸金力不斷提升,但繁榮背后卻并不像我們看到的這樣樂觀。政策規范的愈發嚴格要求、明星費用水漲船高、平臺之間搶占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導致高招商金額背后的利潤實則并不高。有統計數據顯示,盈利的網綜只有近10%,超過90%的網綜節目還是在賠本賺吆喝。 節目類型上,電視綜藝原本同質化嚴重、創新力匱乏的綜合癥也被網絡綜藝沿襲。僅剛剛過去的Q1季度,《這就是街舞》與《熱血街舞團》;《機器人爭霸》、《這就是鐵甲》就展開了同類型題材的正面對決。而剛剛播出的《創造101》也被不少人視為是女團版的《偶像練習生》。此外,接下來還將播出的《這就是超級偶像》與《偶像練習生》;《這就是決戰雙聲》與《中國新說唱》的同質化程度也不低。 網絡綜藝吸金力、吸睛力的不斷提升沖擊著傳統電視綜藝,但同時也和電視綜藝一樣,患上了同質化嚴重、創新力匱乏的綜合癥,這個連普通觀眾都能看得出的現象,綜藝業內人士也必然能意識到。如何發揮優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已經到來的Q2能否誕生全新的爆款節目,我們拭目以待。 (數據來源數太奇、擊壤廣告大數據監測等) |
相關閱讀:
- [ 03-24]"超級網綜"引爆一季度 衛視綜藝表現平淡
- [ 03-22]穿新鞋的“網綜”別走“電綜”的老路
- [ 10-26]盤點有趣好看的劇集網綜 明年有哪些?
- [ 06-14]網綜進入快車道 多檔網綜被曝“賠本賺吆喝”
- [ 04-22]專家研討網絡時代綜藝節目認為:正能量網綜 年輕人愛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