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日)中午12點1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高分六號衛星發射升空。 火箭點火起飛后,不到二十秒的時間,我們的肉眼和普通的相機已經看不到火箭的影子了,但是在指控大廳的屏幕上,依然能看到火箭穿云破空、星箭分離的景象。這些畫面是怎樣得來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雷達測量站,去看看操作手們是如何練就跟蹤火箭這一手絕活的。 “雙城”是酒泉航天發射場雷達測量站的代號,作為雷達測量站大型光電望遠鏡的伺服單桿操作手,蘇曉光已經執行過幾十次航天發射任務,但每次跟蹤火箭飛行,他還是有一些緊張。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雷達測量站工程師蘇曉光:只有當任務結束,調度口令中傳來“雙城光學跟蹤正常”的時候,我懸著的心才會放下。 火箭點火后的短短300多秒時間里,速度從零迅速升到5000多米每秒,相當于步槍子彈出膛速度的七倍。蘇曉光通過手中這根細細的單桿,手動操縱焦距超長的光電望遠鏡推拉搖移,對高速飛行中的火箭進行捕獲和跟蹤。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雷達測量站工程師蘇曉光:伺服操作手在任務的執行過程中,如果手出現輕微的抖動,目標在視場中會出現劇烈的晃動,甚至會丟失目標,這樣嚴重影響了跟蹤測量的效果。 火箭點火起飛后10秒,蘇曉光他們操縱設備在計算好的等待點捕獲目標,然后根據火箭的尺寸和距離,適時對望遠鏡的焦距進行調節。普通型號的火箭一二級分離時,操作手會在畫面里看到兩個目標,而像長征2號F火箭4個助推器分離時,畫面中會同時出現5個目標,這些目標不停翻滾,向各個方向移動,會嚴重影響操作手的判斷。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雷達測量站工程師胡玉普:伺服操作手利用自己的經驗,通過肉眼觀察兩個目標的飛行姿態,一級火箭分離后因為沒有動力,姿態不穩定,在視場中翻滾,二級火箭因為有動力,有尾焰,目標明顯,姿態穩定,以此來準確判別出我們需要跟蹤的目標,確保跟蹤的目標正確。 操作手面臨的另外一個考驗就是在跟蹤火箭過程中,要及時規避太陽,避免強光照射造成望遠鏡元器件損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雷達測量站工程師蘇曉光:任務中,如果目標與太陽夾角小于十度,這時候視場中會出現眩光,我要主動放棄跟蹤,進行規避動作以保護設備安全,規避動作結束之后,我要重新捕獲目標并進行穩定跟蹤。 這臺大型光電望遠鏡2011年投入使用以來,蘇曉光和同事們已經利用這臺設備拍攝了60多次航天發射火箭飛行影像,沒有出現一次失誤。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雷達測量站工程師陸勝旺:后續,我們將加大技術創新,豐富測控手段,努力實現拍得更清晰、跟得更穩定、看得更遙遠,記錄和呈現火箭飛行全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央視記者張磊 孔祥鵬 楊桂錦 奉青玲 張杰 趙修德) |
相關閱讀:
- [ 06-02]金牌火箭長二丁“成長記”:勇闖國際市場、頻送“網紅”衛星
- [ 05-30]慘烈的NBA西決:搖而不墜的勇士,與火箭雙核的不甘
- [ 05-29]泰國開發太空食品 將用火箭把榴蓮干送上天
- [ 05-28]俄戰略火箭軍導彈武器現代化率超過66%
- [ 05-28]俄戰略火箭軍導彈武器現代化率超過66%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