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7日訊(記者 馮其予)國家統計局當天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月份至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增長21.1%,比4月份增速減緩0.8個百分點,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經濟效益處處長何平在解讀有關數據時表示,從前5月數據看,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持續顯現,表現為成本下降和杠桿率降低。 ——從成本看,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為92.59元,同比下降0.35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49元,同比下降0.31元。 ——從杠桿率看,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6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5%,同比降低1.5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去杠桿成效更為顯著。 同時,工業企業效益總體持續改善。一方面,產成品存貨周轉加快。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6.6天,同比減少0.2天。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明顯增強。1月份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36%,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 據了解,利潤增長的來源主要是鋼鐵、建材和化工等原材料加工利用行業。1月份至5月份,新增利潤較多的行業主要是: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增長1.1倍;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44.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27.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6倍;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7.8%。這五個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近70%。 “價格上漲、成本下降助推5月份利潤保持快速增長。”何平表示,盡管5月份工業利潤增速比4月份略有回落,但依然保持快速增長,除成本下降因素外,也得益于價格上漲。5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1%,漲幅比4月回升0.7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4.3%,漲幅比4月回升0.6個百分點。據初步測算,5月份價格變動對利潤增長的拉動作用比4月份多4.3個百分點。 |
相關閱讀:
- [ 06-26]南勝鎮:推進衛生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打通健康扶貧“最后一公里”
- [ 06-19]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夏糧生產 綠色優質亮點多
- [ 05-27]黑龍江調整優化種植結構 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現代農業
- [ 05-26]加快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 05-18]【理上網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我國經濟繼續平穩向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