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嚴運濤、通訊員張天金)“您的賬戶收入工資4100元。”7月3日,收到銀行發來的短信提醒,荊門城區長龍中央公園工地的農民工彭政斌略一計算,發現拿到手的工資“一分都沒少”。 44歲的彭政斌來自鐘祥市東橋鎮,以前打工時,遭遇過拖欠工資的情況。去年9月,他來到長龍中央公園工地做鋼筋工,這里的工地與別處不同,安裝了刷卡考勤系統,電腦考勤代替了過去的人工記錄,他頓時感到干活踏實放心:“過去干活全憑包工頭用筆記在本子上。現在一刷卡,有據可查,干活放心。”“通過打卡考勤,一個月做多少工、拿多少錢,一目了然。公司還為每個工人辦理了銀行卡,工資每月直接打到卡里,到賬后有短信提醒。 ”工地項目負責人陳開仕說,施工單位進場之初,就將工程款中的人工費先行撥付到工資專用賬戶,專項用于發放工人工資。銀行負責代發工資,施工單位只需根據考勤情況制作工資表發送到銀行,其他事情都不用管,省心多了。 為從根本上解決邊清邊欠、前清后欠問題,去年7月起,荊門在全省率先啟用幫助農民工維權的“新武器”——建筑領域農民工實名制登記及工資支付監管信息化平臺,實現了在建工程實名登記、用工考勤、工資支付等環節的全過程監控,對拖欠工資情況實時預警,變被動“清欠”為主動“防欠”。 “工地配備與勞動保障監察局監管平臺聯網的終端監管設備,工人們上下班刷卡考勤記錄作為工資支付、勞資糾紛、工傷處理的有效依據,并實時傳輸到監管平臺務工人員數據庫。”荊門市勞動保障監察局局長田常銳說,通過手機APP,監管人員能實時查看在建項目的工人工資支付等信息,第一時間開展執法。工人用手機也可以隨時查詢工資結算等信息,發現問題能夠馬上舉報、投訴。 統計數據顯示,該監管平臺啟用一年,荊門市已有584個工地納入監管,對2.01萬名農民工進行實時考勤管理,通過銀行代發工資10.5億元,處置工資支付預警信息452條,消除40余起重大欠薪隱患,為1.1萬名農民工追發工資1.05億元。在2017年度全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中,荊門位列全省第一。 |
相關閱讀:
- [ 07-05]欠薪近15萬法人失聯了 廈門一餐飲公司被省人社廳通報
- [ 06-29]農民工欠薪高發態勢得到遏制 3省份被約談
- [ 06-21]莆田:六旬老人打工遭欠薪 為何勞動部門不受理?
- [ 06-21]2017年國家審計為3.4萬農民工追回欠薪5.94億元
- [ 05-30]馬尾法院“放水養魚”獲認同 活了企業發了欠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