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2018-08-13 09:56:11?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周冬 趙舒文 |
分享到:
|
(二) 中國的改革開放,何以能夠除舊布新、改天換地?最關鍵、最重要的就是在把握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沿著歷史發展的脈絡溯源追流,就能看清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前進邏輯。這是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邏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為行大道、開太平,一代接續一代上下求索、變法創制、革故鼎新,讓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生生不息,一脈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創新精神,深深熔鑄于中華民族的血脈基因。這是近代以來中國追尋夢想的邏輯,“變者,天道也”,但托古改制、變法維新等種種改良方案都無法實現救亡圖存、振興中華,承載著歷史選擇和人民冀望的中國共產黨,把科學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深刻的偉大革命,從“走俄國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開辟出一條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功道路,用偉大創造點亮偉大夢想的明燈。這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邏輯,“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擺脫貧困、解決溫飽、實現小康、邁向現代化,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的歷史要求和無窮力量,推動著一次又一次的社會變革,也形塑著當代中國的嶄新模樣。 置身世界發展的風起云涌,就能感受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順時應勢、擊水行舟的時代潮流。這是和平合作的潮流,當世界還處在兩強爭霸、冷戰正酣之時,中國領導人就敏銳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道出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當代中國高舉和平發展的大旗,在順應時代大勢中加快發展自己,在自身發展進步中促進世界和平、實現合作共贏,以己之美成人之美,互利互惠美美與共。這是開放融通的潮流,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也是當今世界這個地球村的現實寫照。當代中國打開國門,從引進資金、技術、管理,到“三來一補”“兩頭在外”,再到加入世貿組織、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以謙遜態度和堅強意志擁抱世界、融入世界。這是變革創新的潮流,無論是農業時代邁向蒸汽時代,還是電氣時代邁向信息時代,變革創新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當代中國以思想解放推動社會變革,以對外開放促進國內改革,從學習借鑒他人經驗做法,到全面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奮力追趕和引領日新月異的時代潮流。 歷史告訴現在,也告訴未來,改革開放是我們必須始終堅守的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堅定不移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就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新的現代化時間表……新征程上,向高處登攀、向遠方前行,還有一道道山梁需要翻越,一個個險灘必須跋涉。 我們要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們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啃下深度貧困這塊“硬骨頭”,實現“一個也不能少”地進入全面小康;我們要建設美麗中國,再現天高云淡、魚翔淺底,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我們要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戰勝逆流與遏制風險挑戰,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哪一個目標都不會自然而然地到來,哪一項任務都有許多需要攻克的難題難關。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昨日之中國艱辛探索,高擎改革開放的大旗,靠著一股革命的勇氣和勁頭,闖出了一片天地;今日之中國更上層樓,仍要鼓足那一股子氣、一股子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利益固化之藩籬,以持續擴大開放戰封閉孤行之逆流,再闖出一片更加廣闊的新的天地。 改革開放,對于無限接近偉大夢想的當代中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唯有迎難而上,向荊棘挺進,一覽無限風光。 (四) 歷史是未來的鑰匙,時間是真理的摯友。40年的探索、40年的奮斗、40年的積累,在新的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我們心中更多了一份堅定自信,多了一份睿智從容。 ——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更加明確。40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改不改”的回答更加堅定,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改什么”“怎么改”的認識更加一致,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讓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最大制度優勢充分彰顯,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讓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 持續擴大開放,就是要讓中國在更大范圍走向世界、更高層次融入世界,為中國改革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改革開放的價值取向更加鮮明。民之所望,改革所向。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讓發展活力充分迸發,讓社會財富競相涌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正是改革開放最本原的初心。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里,無論外部條件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評價,改革開放在深深扎根人民中固本浚源、澎湃向前。 ——改革開放的方法路徑更加成熟。我們的謀劃更有智慧、行動更加穩健,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有機統一,向著目標去、奔著問題改;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推動“實踐-認識-實踐”的螺旋式上升;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下“一盤棋”、打“組合拳”;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開放,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完善法治;戰略上勇于進取,戰術上穩扎穩打,蹄疾步穩、善作善成……形成最為豐富、系統、全面的方法論。 ——改革開放的胸懷視野更加開闊。40年來,既堅持在立足國情中探索發展道路,又注重在放眼世界中把握時代潮流,打開國門搞建設,堅持開放優先,以開放促改革。 今日中國之改革,以更寬廣的視野博采眾長,以更從容的姿態兼容并蓄;今日中國之開放,不只是與世界同行的自我發展,更是回擊逆流、引領潮流的主動擔當。新變局、新機遇、新挑戰,“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秉持休戚與共、合作共贏的博大胸懷,鋪展“一帶一路”的壯美畫卷,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相關閱讀:
- [ 08-13]改革開放讓中國巨輪駛入新天地
- [ 08-13]中國社會保障學科建設:回顧與展望
- [ 08-13]王雷:《面向大海》殺青 講述真正的中國故事
- [ 08-13]愿共享單車成為城市風景(中國道路中國夢·新職業新夢想)
- [ 08-13]中國大洋49航次科考取得5大成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