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謀新局——從7月數據看中國經濟運行態勢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 題:穩中求進謀新局——從7月數據看中國經濟運行態勢 新華社記者 陳煒偉 14日披露的7月份主要宏觀指標顯示,中國經濟在更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實現下半年良好開局。盡管投資、消費等月度指標出現了短期波動,但經濟結構、質量效益展現出優化態勢。中國經濟以穩中求進的姿態,應對穩中有變的環境,經濟運行平穩的基本盤繼續夯實。 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從生產和需求數據來看,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 生產方面,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增速與上月持平;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6%,增速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 需求方面,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1至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7月份,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2.5%,增速比上月加快8.2個百分點。 針對投資、消費等需求指標的波動,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分析,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一方面和往年高基數有關,另一方面是各地加大了對基礎設施項目合規性、合法性的審查,提高環保標準等,短期可能會造成項目延遲。下半年隨著政策落地、項目審批加快,基礎設施投資有望企穩。此外,進口關稅調整、電商促銷活動等因素對短期消費增長造成一些擾動,從1至7月的累計數據看,消費增長仍在合理范圍內。 與此同時,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1至7月份,城鎮新增就業880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80%。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月持平。 在劉愛華看來,7月份,生產需求基本平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提升 觀察經濟運行,既要看速度、看總量,也要看結構、看效益。7月數據顯示,經濟結構和質量效益呈現優化態勢。 需求結構持續改善。從消費來看,1至7月份,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9.3%,消費升級態勢延續。從投資來看,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回升,民間投資增速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投資內生動力改善。 新動能持續發力。從工業來看,1至7月份,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5個、2.4個和2個百分點。從服務業方面來看,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快于規模以上服務業。 經濟效益繼續提高。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至5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 區域發展動能釋放。今年以來,東部地區創新引領作用繼續發揮,中西部后發優勢持續顯現。貴州省上半年經濟增長10%,江西、湖北、河南的經濟增速分別達到9%、7.8%、7.8%,中西部地區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經濟結構繼續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劉愛華說,前7個月經濟運行的良好態勢為下階段經濟運行打下穩固基礎。 穩中求進應對穩中有變 “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比涨罢匍_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既充分肯定上半年經濟良好態勢,又科學分析指出當前面臨的問題挑戰。 專家認為,從外部來看,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國際貿易出現較大不確定性。從國內來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雖然取得成效,但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仍是主要矛盾,轉型升級仍然處于爬坡過坎的攻堅期。 盡管如此,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基本面沒有變。劉愛華分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推進,供給質量明顯提高,上半年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提高到76.7%,反映市場供需格局更趨平衡,為需求潛力的釋放打下基礎。從需求側來看,消費空間依然廣闊,投資下半年有可能企穩向好,出口也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中國經濟持續平穩的基本面不會發生變化,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向好態勢也不會發生變化。 應對穩中有變,必須穩中求進、積極應變。劉愛華說,要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聚焦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 |
相關閱讀:
- [ 08-14]湖湘人文化長江曲高唱(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
- [ 08-14]7月份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這五大指標是亮點
- [ 08-14]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爭上游
- [ 08-14]引進龍頭企業發展總部經濟 集美區促進建筑業加快發展
- [ 08-14]土耳其總統說有能力抵御對土經濟的“攻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