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加速到來以及網絡游戲產業爆發式發展,如何防止游戲沉迷,特別是讓作為“數字原生代”的青少年群體適度玩網游,已成為世界性難題。作為網絡游戲產業大國,韓國為防止游戲沉迷,從政府到社會,從強制措施到鼓勵項目,多措并舉。 據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和教育開發院今年3月發布的“2017游戲沉迷綜合實態調查”結果顯示,韓國441所小學、初中、高中近12.7萬名學生中,0.7%為“過度沉迷者”,1.9%為“沉迷危險者”(較2016年增加0.1%)。綜合來看,年齡越低,對網絡游戲的自制能力越低。 為限制青少年深夜上網打游戲,“防沉迷制度”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限制措施。目前,韓國實施強制性和選擇性防沉迷制度。2011年4月,韓國國會通過了限制青少年深夜上網打游戲的《青少年保護法》修訂案,俗稱“灰姑娘法”。同年11月,由女性家族部推進落實“強制熔斷制度”,強制游戲發行商在晚上12時至早上6時停止向未滿16歲的未成年人提供互聯網游戲服務。2012年7月,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出臺“選擇熔斷制度”,與女性家族部推出的強制性方式不同,更重視父母與子女共同制定合適的游戲時間,即游戲運營企業必須限制未成年的游戲時間,有未成年會員加入游戲測服時,需要得到父母等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此外,韓國還對網絡游戲消費額度進行限制。成人和青少年在線網游的月結費用上限分別為50萬韓元(約合3000元人民幣)和7萬韓元(約合420元),網頁游戲的月結費用上限分別為30萬韓元(約合1800元)和5萬韓元(約合300元),網頁游戲日損失額若超過10萬韓元(約合600元),將被禁止游戲24小時。 除了強制手段,韓國還以豐富活動幫助和鼓勵“數字原生代”轉移對網絡、游戲等的注意力。如在韓國全羅北道茂朱郡,運營著一座名為“國立青少年網絡夢想村”的電子產品戒毒所,旨在提供零電子產品、無網絡的環境,通過美術治療、舞臺劇演出、前途教育等,幫助互聯網環境下成長的青少年擺脫“數字控”生活。 韓國在做好青少年防沉迷措施的同時,也依靠成熟的游戲產業政策和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網絡游戲產業化和職業化發展。自2001年開始,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每年發布“韓國游戲產業白皮書”,舉辦各種研究論壇,為游戲企業提供海內外游戲產業相關信息。2015年,韓國政府首次提出發展地方游戲產業的計劃,并針對不同地區的特點,設定了游戲產業相關發展方案。(駐韓國記者陳尚文) |
相關閱讀:
- [ 08-31]“中國面孔”閃耀科隆游戲展 國產游戲“抱團出海”正當時
- [ 08-28]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有效嗎? 美媒:傷人傷己的游戲
- [ 08-24]中國參展商亮相科隆國際游戲展
- [ 07-25]【國際銳評】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游戲規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 [ 07-18]暴力游戲教唆兒童自殺 沙特怒禁47款游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