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經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決定并統一部署,針對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的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正式啟動。交通運輸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應急管理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北京市、天津市交通運輸、網信、通信管理、公安等有關部門人員及相關專家組成的檢查組已進駐滴滴公司。 如此大規模政府部門人員進駐電商企業,在中國電商發展史上尚屬首次,這一次政府監管的力度前所未有。 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滴滴發布公告稱,將于2018年9月4日啟動安全大整治,于2018年9月8日23點至9月15日凌晨5點期間在中國內地暫停提供深夜23:00-5:00時間段的出租車、快車、優步、優享、拼車、專車、豪華車服務。這是滴滴成立以來涉及面最大的一次安全整改。 從免職兩名高管,到暫停順風車業務,再到全面徹底的大整改,不得不說,滴滴整改的每一步都是輿論和政府推動的結果。很多企業在面對問題時,都會選擇護短、遮丑,得過且過,這就是滴滴連續出現安全事故的原因。如何讓企業真正重視自身的問題,整改動真格的?就是政府監管必須長出牙齒來,讓企業真正感到壓力。既然約談不能真正觸動企業,那就直接進駐。這體現了政府的決心,體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執政理念。 幾天前,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電子商務法。從長遠來講,這部法律對像滴滴這樣的企業,其意義可能不亞于政府部門的進駐。 中國的電子商務乘著互聯網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像滴滴這樣,急于擴張,急于贏利而忽視了安全,忽視了企業的責任。 毋庸諱言,根據剛剛通過的電子商務法,電商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法律溯及既往的話,僅是這一條,滴滴很可能要負法律責任。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滴滴這次整改也應進一步提高法律意識,把法律規定作為整改的依據,真正做到依法經營,確保不突破法律底線,確保企業不因為違法行為而受到法律追究。 滴滴風波尚未平息,醞釀已久的電商法就橫空出世,冥冥之中似有安排,也讓滴滴風波成為普及電子商務法的第一課。無論電商的江湖地位有多高,觸犯法律都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最后,希望在法律的規范下,中國的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發展,杜絕安全隱患,讓世界真正因為電子商務而更美好。 |
相關閱讀:
- [ 09-05]滴滴:切實強化客服安全能力建設
- [ 09-05]交通部聯合多部門 約談滴滴責令整改
- [ 09-04]滴滴出行啟動安全大整治 9月8日至15日暫停深夜服務
- [ 09-04]滴滴順風車下線
- [ 09-01]交通部發文談滴滴道歉:對關鍵性問題只字未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