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鄭州9月20日電(記者 牛少杰)“每年開學季,我們都會組織學生走進紀念館,告訴孩子們出自我們家鄉的英雄李翔梧是怎樣走上革命道路并為之努力奮斗的。”河南省洛寧縣底張鄉翔梧小學校長韋貝克說。 李翔梧,1907年8月生,河南省洛寧縣人。1921年,考入洛陽河南省立第四師范,1923年轉入開封河南省立第一師范,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秋,李翔梧奉黨組織派遣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經曹靖華夫婦介紹,他與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生、共產黨員劉志敏結婚。 1929年秋天,李翔梧夫婦回國,在上海做黨的地下工作。1929年,李翔梧作為介紹人之一,發展國民黨西北軍25師參謀長張克俠為特別黨員。1930年4月,李翔梧奉黨中央委派到安慶巡視黨的工作。他針對安慶地區黨組織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及時糾正了安慶地區某些黨組織領導人存在的右傾和“左”傾盲動傾向。 1931年夏,李翔梧奉命到中央蘇區工作。相繼擔任紅5軍團40師政委,13軍政治部主任,14軍政委,紅軍總政治部敵工部長、宣傳部長等職,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三至第五次反“圍剿”戰斗。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時,李翔梧留在中央蘇區堅持斗爭,任中央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他起草了《中共中央給中央分局訓令的討論提綱》《鞏固我們的部隊》等文件,指導留守部隊堅持斗爭。 1935年3月,部隊在江西會昌的天門嶂被敵人包圍。突圍中,李翔梧身負重傷,仍堅持留下來掩護部隊突圍,“同志們,不要管我了,為了蘇維埃,你們勇敢地前進吧,中國革命一定會勝利的!”戰斗中,李翔梧壯烈犧牲,時年28歲。 為紀念英雄李翔梧,李翔梧家鄉的中高村小學于1985年改名為翔梧小學,并于2017年在翔梧小學舊址之上建成了底張革命老區紀念館,展現李翔梧等多位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據了解,紀念館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及廉政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來此參觀學習的人數已超過1萬人次。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21日 14 版) |
相關閱讀:
- [ 09-18]古柏:英俊奮發的紅軍高級指揮員(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09-17]鐘緯劍:血染的紅軍利劍(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09-10]陳樹湘:身經百戰建奇功(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09-03]父子接力守護133名烈士遺骸78年
- [ 09-01]用生命實現革命諾言——黃勵(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