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7年4月28日在芬蘭科特卡港拍攝的中遠海運集團天字號多用途貨輪之一“天樂”號雜貨船在碼頭裝貨。中遠海運芬蘭公司負責人宋明君介紹說,中遠海運今年承運芬蘭出口到中國的貨物將超過110萬噸,同比增長超過30%。
這是2017年4月28日在芬蘭科特卡港拍攝的中遠海運集團天字號多用途貨輪之一“天樂”號雜貨船在碼頭裝貨。 新華社記者李驥志攝 新華社雅典10月3日電 通訊:中歐攜手共繪海上絲路新藍圖 新華社記者 從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到比利時的澤布呂赫港,從荷蘭的鹿特丹港到芬蘭的赫爾辛基港,從中國進口的大批貨物抵岸卸載,出口到中國的貨物整裝起航……一條條航線鋪就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將歐洲與中國以前所未有的緊密度聯系在一起。 連接歷史和未來之路 希臘是歐洲的南大門。位于雅典西北部的比雷埃夫斯港,希臘語意為“扼守通道之地”,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由此可見。如今,希臘建設重要國際物流中轉樞紐戰略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契合,中希兩國正著力將比港打造成地中海地區重要的集裝箱中轉港、海陸聯運樞紐和國際物流分撥中心,為中歐陸海快線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發揮重要支點作用。 比利時扼守歐洲西北部的十字路口。澤布呂赫港位于北海之濱,輻射漢堡-勒阿弗爾區域,與英國隔海相望,碼頭連接通向歐洲其他國家的鐵路和公路聯運網絡。 距澤布呂赫港不遠,在荷蘭萊茵河支流新馬斯河和老馬斯河交匯的入海口一帶,分布著總長近50公里的碼頭、棧橋、堆場、廠房,這就是歐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400多年前這里已是繁華商埠,荷蘭商船正是從這里起航,打通了通往東方的貿易航線,成就了荷蘭“黃金時代”的輝煌。 地處“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交匯處,鹿特丹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港務局官網中文頁面圖文并茂地說:“鹿特丹港是貨物海上和陸路運輸的重要十字路口,自然而然是新絲綢之路合理的出發點和目的地。”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過去因北極阻隔,和遙遠的東方來往甚少。如今,中遠海運新一代貨船正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紙漿和森林產品源源不斷運向中國。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