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7日訊(記者 馮其予)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4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9.5%。“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國消費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消費升級勢頭不減。 黃金周期間,吃穿用等傳統消費提質升級。各地有機食品、時尚服飾、金銀珠寶、超高清電視、智能手機、智慧家居用品、綠色家裝材料、汽車等商品銷售紅火。一些重點監測企業大屏幕高清電視銷量同比增長5倍以上,洗干一體機、凈水器、健康空調、智能馬桶蓋銷量同比增長1倍至2倍。 黃金周期間,各地婚慶喜宴、家庭聚餐市場紅火,大眾化、特色化餐飲廣受青睞。陜西、江蘇、湖北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3.2%、12.6%和12.5%。北京老字號餐飲生意火爆,午餐翻臺率在2次以上,晚餐翻臺率達到3次以上,一些企業營業額增長超過10%。 文化、旅游、體育等新興消費亮點紛呈。旅游、看電影、觀演出、逛博物館、泡圖書館等過節方式成為潮流,人們紛紛走進劇院、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陶冶情操、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據文化和旅游部測算,國慶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26億人次,同比增長9.4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990.8億元,同比增長9.04%,個性化、定制化、高品質旅游產品受到歡迎。 黃金周期間,線上線下融合、智慧商店、移動支付、綠色共享等新模式蓬勃發展,品質化、個性化、體驗式消費引領潮流。黃金周前6天,一些電商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20%以上,一些網絡訂餐平臺訂單數同比增長50%以上。北京眾多餐飲企業通過第三方外賣平臺擴大消費群體,利用微信、手機APP等與消費者互動,受到年輕人歡迎。一些短租平臺共享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5倍,一些線上旅游平臺定制旅游銷量增長50%以上。移動支付日益普及,消費者用一部手機就能解決吃住行、游購娛等各類需求。 據了解,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總體平穩。分品種來看,糧食價格保持穩定,36個大中城市大米、面粉價格均與節前一周持平。食用油價格略有波動,其中豆油價格上漲0.3%,菜籽油價格下降0.1%,花生油價格持平。肉類價格有漲有跌,其中豬肉價格下降0.1%,牛肉、羊肉價格均上漲0.6%。禽產品價格小幅波動,其中白條雞價格上漲0.2%,雞蛋價格下降0.3%。蔬菜價格有所上漲,30種蔬菜平均價格上漲1.3%。 |
相關閱讀:
- [ 10-08]數字看長假:全國零售和餐飲消費約1.4萬億元
- [ 10-08]新零售借黃金周“攻城略地” 引爆線下消費新熱潮
- [ 10-08]“十一”黃金周零售和餐飲消費達1.4萬億元
- [ 09-29]北京批發和零售業新增機構近五年首次下降
- [ 09-28]福清三山一零售商業用地成功出讓 成交額為1850萬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