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赫爾辛基10月14日電 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日前發布消息說,該機構與其他單位共同開發出多項可循環利用廢棄衣物等紡織品的新型環保技術,所產生的再生纖維可作為紡織業原材料。 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說,通過這一系列新技術手段,可將舊衣料、劣質棉、木基纖維、廢紙、硬紙盒等再造成粘膠型再生纖維,整個過程不使用傳統的二硫化碳等原料,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這一方法可重復回收紡織品6至7次,而不影響產品質量。 這一紡織研究項目始于2016年,有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阿爾托大學、赫爾辛基大學等多家機構參與,得到了歐盟以及芬蘭多個城市的資助。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探討這些新技術的商業化應用,第一家采用相關技術的工廠正在規劃中,預計將可作為紡織業原材料的氨基甲酸酯產品在幾年后上市。國家技術研究中心稱,這些新的環保技術將徹底改變紡織行業。 近年來全球紡織品消耗增長驚人。據統計,2015年全球纖維消費量約9600萬噸,到2050年將增至2.57億噸。歐盟已下令禁止丟棄紡織垃圾,并要求成員國從2025年開始進行紡織品專門回收。 |
相關閱讀:
- [ 10-13]福維紡織:企業搬遷技改產品升級換代
- [ 10-02]一個紡織車間的智能化改造 “轉型升級 我們蠻拼的”
- [ 08-30]以創新推動“紡織大國”邁向“紡織強國”
- [ 08-01]福建石獅:傳統紡織服裝產業保持增長勢頭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