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軟件“搬”小說 日均獲利近六萬 利用專門軟件,復制、粘貼,就可輕松地“搬運”走別人的暢銷小說,發布在自己的盜版網站上,供免費閱讀。 漫畫/高岳 當然,免費不是出于好心,而是用來吸引會員加入,依靠流量賺取可觀的廣告費。安徽合肥許某等人走的就是這樣一條賺錢“捷徑”,搭建了13個盜版網站,隨意復制他人文字作品500余萬份,點擊量達18億次,非法獲利1000余萬元。非法獲利之大、侵權數之多、點擊量之高,均屬罕見。 《法制日報》記者獲悉,這起由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破獲的安徽省首例特大網上侵犯著作權案,目前已由高新區人民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加密處理作品仍被“搬走” 2018年年初,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根據某網絡文學公司舉報線索,核查發現虎踞閣、小小書屋兩個網站在未獲授權情況下,侵犯這家公司讀書網站享有獨家著作權的熱門小說1000多部,并擅自復制發行在網站上供免費閱讀。 辦案民警詢問發現,該公司對文字作品全部進行了防下載加密處理,網民登錄公司旗下網站后需要付費才能閱讀。而被侵權小說無需付費就可以閱讀,更新進度與該公司一致。 舉報線索涉及的上千部小說大都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如果是個別人犯罪,根本無法做到在短時間內破解密碼隨意下載。民警分析,這起案件的背后可能藏有專業作案團伙,利用技術侵入正規公司的網站或者自行開發相關軟件,專門從事侵權牟利犯罪活動。 “涉嫌盜版的這兩個網站都是免費提供讀者閱讀,但是打開小說后,會跳出大量彈出廣告,說明該網站的賺錢模式是與廣告聯盟合作,依靠流量收取廣告方的費用。”辦案民警介紹。 警方以虎踞閣、小小書屋兩個網站涉嫌侵犯著作權,進行立案偵查。 警方調查發現,這兩個盜版網站規模龐大,但是網站均沒有登記實際辦公地址,備案登記信息均為虛假,給偵查工作增加了一定難度。 “經過反復分析研判,我們發現這些虛假備案的信息,與合肥某網絡科技公司有多重交集?!鞭k案民警說,該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許某有多年從事軟件開發與計算機應用的工作經驗,該科技公司也多次發布過招工信息,招聘編輯校對人員。 許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極有可能是兩個盜版網站的實際運營者。警方鎖定了這一關鍵人物,并很快摸清了以許某為首的犯罪團伙組織架構:由王某負責財務,鄭某等4人組成技術團隊,郭某等5人組成復制編輯團隊。 “許某為人狡猾,具有一定的反偵查意識?!鞭k案民警介紹,許某在合肥租用多個辦公場所,經常搬家。僅在高新區的一個商務中心,他就有兩處辦公場所供編輯人員辦公,而許某本人及其技術團隊則藏身在蜀山區的一個國際廣場辦公。 通過分開辦公、分開管理的方式,許某等人實施盜版活動,逃避警方打擊。只要警方查獲一處窩點,另一處窩點就會聞風而逃,幾小時內就能破壞服務器內的電子數據。而這些電子數據正是該案的關鍵證據,必須要先行一步找到服務器,把相關證據固定下來。 為此,辦案民警輾轉杭州、無錫、蘇州等地,調查了幾十家服務器運營商。在相關部門配合下,終于在上海和無錫找到了服務器機房所在地,同時還發現了許某的其他10臺服務器及另外11個盜版網站。 以送快遞為由套出新窩點 此時,該犯罪團伙還不知道自己已被警方盯上,仍在繼續正常工作,更新網站內容。 “蛇”還未驚,抓捕時機已成熟。 今年1月11日14時許,警方發起抓捕行動。但當民警趕到蜀山區的窩點后,卻發現該窩點已人去樓空。民警立即登錄盜版網站,發現仍可登錄,判斷嫌疑人可能又搬家了。 必須要盡快找到新窩點,否則整個抓捕就可能前功盡棄。辦案民警立即聯系該公司員工,以快遞無人簽收為由,套取了新的辦公地址。 16時許,民警趕到新窩點,將正在復制粘貼的團伙成員全部控制,所有涉案人員無一漏網。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查控涉案服務器12臺,查扣涉案電腦15臺,凍結涉案賬戶4個。所有侵權窩點作案現場、作案工具全部固定,所有服務器數據全部查控。 眼紅朋友賺錢也想走捷徑 據許某交代,他曾在電腦公司工作,后長期在電腦培訓機構擔任老師。之所以干這一行,是因為他的朋友從事網絡小說侵權活動賺了錢,他就想著利用專業知識,也來賺點外快。 剛開始,許某通過付費在正版網站閱讀小說,再對著電腦將小說一字一句敲下來,發表到自己搭建的網站上。但這種方式太費時間和精力,見效太慢,許某便高薪招聘技術人員,合伙開發出多款復制軟件。利用這些復制軟件,“搬運”小說的速度加快,許某便拓展了業務,組建技術組和編輯組,分別負責復制小說、編輯發表。 經查,許某等人利用專業技術,架設13個盜版網站,租用服務器,使用專業采集軟件,未經授權隨意復制他人文字作品,侵權牟利,服務器內復制他人文字作品500多萬部,被點擊量18.9億次。他的13個盜版網站,共吸收免費會員45萬名,侵犯了掌閱、起點、閱文等30多家正版網站的著作權,與多家廣告聯盟合作日均非法獲利近6萬元。截至案發,他已非法獲利1000多萬元。 目前,虎踞閣、小小書屋等11個侵權盜版小說網站、兩個侵權App平臺已被關停。 記者 范天嬌 |
相關閱讀:
- [ 01-16]“劍網2017”專項行動:2554個侵權盜版網站被關閉
- [ 11-24]“劍網2017”:關閉侵權盜版網站1655個 立案調查網絡侵權案314件
- [ 11-08]知識付費遭遇盜版“烏云” 版權方維權手段有限
- [ 09-20]“最美圖書館”陷盜版書風波停業 負責人表示道歉
- [ 08-14]福建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7”專項行動
- [ 04-26]國家版權局發布2016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