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在慈愛園食堂里,園長張薇和孩子們一起吃飯交流。
園長張薇在湘西州慈愛園門口迎接放學回家的孩子(11月6日攝)。 位于武陵山區腹地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一座特殊的家園。在這里,125名來自大山深處的孤兒,組成了一個溫馨大家庭。每天清晨,他們統一乘坐園車到吉首市里的學校念書;每天傍晚,孩子們的“媽媽”——湘西州慈愛園園長張薇早早地站在門口迎接他們回家。 在來慈愛園之前,這些孩子不少是由爺爺奶奶這一輩監護人撫養,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加之家庭貧困,老人們難以承擔起孩子們的教育重任。為了讓貧困孤兒獲得更好的生活和教育,幫助他們融入社會,湘西州開始探索孤兒集中供養模式。2015年,湘西州慈善總會牽頭啟動“孤兒救助”項目,建成了湘西州的第一座慈愛園。 在這座按照生活、娛樂、學習、培訓等功能分區建設的大家園里,除了有倫理學碩士“園長媽媽”張薇,還有二十多位充當起家長角色的輔導員,他們負責孩子們的生活照料、心理輔導、課外教育、素質拓展、社會實踐、就業指導等工作。 三年過去了,孩子們愛上了這位被喚作媽媽的園長,也愛上了這個大家庭,他們在一起學習、生活和成長,收獲了自信、快樂和愛。慈愛園成為愛心傳播的家園,義工和大學生志愿者們定期來為孩子們輔導功課,愛心人士來到這里和孩子們結對幫扶。 慈愛園的孤兒集中供養模式也逐漸被推廣開來,目前湘西州的花垣縣、永順縣、瀘溪縣、古丈縣的慈愛園也已陸續開園,共安置孤兒650余人。更多的“園長媽媽”和“園長爸爸”們,正通過慈愛園這個大家庭,幫助湘西武陵貧困山區的孤兒們走出大山,用愛和教育改變孩子們的命運。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