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有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美歐關系“傷”有多深? 新華社記者吳黎明 回望2018,美國和歐洲兩大傳統盟友間齟齬不斷。如果用一句話形容雙方之間的恩怨情仇,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的一句感嘆頗讓人玩味:“有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 一句感嘆,話中有話,流露出歐洲對特朗普政府的強烈不滿,印證了輿論的普遍判斷:曾經親密無間的跨大西洋關系正遭遇沖擊與傷害。 傷害,已然明了。 自上臺以來,特朗普政府對歐洲指責不斷。從宣稱“成立歐盟的目的就是要占美國的便宜”到“北約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一樣糟糕”,從要挾德國、西班牙等國進一步分攤北約經費,到回懟法國總統馬克龍關于成立“歐洲軍隊”的倡議“太侮辱人”,特朗普的種種言論讓習慣了“甜言蜜語”的歐洲目瞪口呆,尷尬不已。面對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歐洲隱忍應對,避免與其發生正面沖突。 美國不僅口頭批評,還訴諸行動。退出《巴黎協定》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宣布退出《中導條約》、發動貿易戰、點名歐洲北約成員國提高軍費……“美國優先”之下,美歐關系基礎遭到侵蝕。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令歐洲受傷頗深。一方面,臥榻之側的中東攸關歐洲和平穩定;另一方面,伊核協議經多年艱難外交斡旋達成,美國退出意味著歐洲多年努力付之東流。德國《明鏡周刊》稱這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華盛頓推出的“最危險”的外交決策,是戰后70多年來美國對歐洲利益的最大傷害。德國總理默克爾感嘆:不能再依賴美國了,歐洲必須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因,需追根溯源。 從深層次看,美歐之間如何看待跨大西洋關系已然“對不上表”,這種“觀念鴻溝”是導致雙邊關系出現波折的主因。 跨大西洋關系是二戰后西方陣營的基石,也是美歐長期維護的外交支柱。在這個體系里,美國為歐洲提供安全保護,歐洲依附于美國,專注一體化進程、發展經濟及社會福利體系。 但“奉行絕對現實主義”的特朗普政府認為美國是在為歐洲犧牲自己的利益,“美國就像存錢罐一樣被所有人搶劫”。華盛頓在外交上不再奉跨大西洋關系為圭臬,而要與歐洲“明算賬”。輿論認為,美國明顯脫離了其二戰后奉行的支持西方集體安全和繁榮的外交政策基本理念。德國《國際政治》雜志不久前刊文指出,孤立主義已重返白宮。《紐約時報》評論說,“跨大西洋關系可能出現地震位移。” 在歐洲人看來,特朗普政府的系列言行置歐洲利益于不顧,正在拋棄大西洋主義和曾經“親如一家”的傳統盟友,推翻了歐美長期遵守的游戲規則。法國《世界報》指出,特朗普政府給歐盟帶來“生存挑戰”,歐洲領導人面對華盛頓“方寸大亂”。圖斯克不無諷刺地指出:“歐盟應該心懷感激,因為特朗普讓我們丟掉了幻想。” 縱觀新世紀以來美歐關系發展歷程,雙方漸行漸遠。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歐洲項目組負責人、高級研究員揚·特肖指出,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對歐洲的背離正在悄然進行。從克林頓到奧巴馬,都在加速這一進程。究其根源,從全球角度看,歐洲正在逐步喪失重要性,美國開始以不同以往的方式重新分配自己的資源,這一趨勢難以阻擋。《華盛頓郵報》甚至預測,美歐關系的疏遠勢頭在特朗普卸任后仍將延續。 在跨大西洋關系的天平上,實力決定了歐洲自始至終處于“跟隨者”地位。德國《國際政治與社會》雜志網站指出,歐盟防務開支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防務能力只有美國的10%-15%。在根本的安全政策上,未來幾十年里歐洲大陸還將依賴美國。 展望未來,“一邊倒”的失衡格局仍將延續,美歐關系短時間內不會發生質變。歐洲依然要將鞏固跨大西洋聯盟放在外交首要地位,“將美國持久留在歐洲”是歐洲的核心訴求。德國《國際政治》雜志指出,歐洲的穩定繁榮甚至歐洲一體化進程都嚴重依賴美國這個“保護國”,這種說法并不夸張。 從長遠看,歐洲需要在政治和經濟上增加投入,強化自身安全建設,提高獨立性,同時張開臂膀,采取更為切實有效的措施擁抱多邊主義,不再“躺在跨大西洋關系上睡大覺”。 |
相關閱讀:
- [ 11-23]關鍵分歧未解美歐貿易談判前景難料
- [ 11-12]一戰結束百年 美歐關系再臨考驗
- [ 11-12]特朗普強調美歐安全合作應更注重公平
- [ 11-11]特稿:一戰結束百年 美歐關系再臨考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