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選擇看電影跨年 《地球》預售助推2018年度票房破600億 根據“貓眼電影”數據統計,12月29日17時05分,201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正式突破600億大關,創下中國電影年度票房歷史新高。業內人士分析,在《云南蟲谷》《來電狂響》等多部新片及元旦假期電影預售成績的助力下,市場在2018年的最后幾天加速,最終創下這一歷史性成績。而在這張600億的成績單中,國產片表現亮眼,票房占比不僅超過進口片,且創下歷史新高,算是送給從業者和影迷的一份新年禮物。 記者觀察: 國產喜劇電影仍然最受追捧 盡管中間曾一度遭遇“熊市”,但今年的電影市場最終還是突破了600億票房大關。其中,國產電影表現搶眼。據“貓眼電影專業版”數據統計,2018年國產片共上映393部,票房占比約62%,外語片共引進122部,票房占比約為38%,國產片在今年超過進口片,刷新歷史最高成績。 從今年票房總榜來看,前十名中,國產片共占6部,但這其中大多數集中在2018年的“春節檔”和暑期檔,可見,檔期對票房的影響力日漸擴大。 票房高的國產影片中,喜劇類型依然最受歡迎,如《唐人街探案2》《西虹市首富》《捉妖記2》《前任3:再見前任》等均主打喜劇類型。其中,系列續集的表現不容忽略,這也說明國產電影逐漸擁有了具有票房號召力的系列IP。 當然,觀眾對于影片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也是不爭的事實。以“開心麻花”出品為例,今年暑期檔的《西虹市首富》以25.4億票房獲得市場成功,然而,“國慶檔期”的《李茶的姑媽》卻只報收6.04億票房。業界認為這是因為影片在質量上缺乏精雕細琢,低俗的劇情引發了觀眾反感。所以,不要低估觀眾的進步速度,這是需要創作者思考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紅海行動》以36.5億票房拿下年度票房冠軍。原本其在春節檔中是最冷門的一部,但隨著口碑逐漸發酵,《紅海行動》逆轉翻盤。 從《戰狼2》《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主旋律電影影響力逐步彰顯,不僅叫好而且叫座,在類型化探索上找到了一條正確路徑。 |
相關閱讀:
- [ 12-29]2018廈門藝術電影交流周開幕 9部優秀電影輪番上映
- [ 12-28]電影《紅花綠葉》點映 16個角色全是素人演員
- [ 12-28]謝晉:用一幀幀電影膠片喚來“破冰”的春天
- [ 12-27]阿米爾·汗亮相北京 電影《印度暴徒》將上映
- [ 12-27]2019年,國產科幻電影將迎來一批新作上映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