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國產科幻電影將迎來一批新作上映。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的《流浪地球》,寧浩攜手黃渤、沈騰合作的《瘋狂外星人》都已定檔大年初一。此外,《三體》《上海堡壘》《拓星者》等科幻類型影片也有望與觀眾見面。 前日,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的劉慈欣現身暨南大學與學生展開交流。在他看來,相較于小說,電影能夠賦予科幻藝術更多的力量感。他還呼吁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多點耐心與信心:“因為任何一部好電影的完成,都需要時間打磨。” 劉慈欣:科幻特別適合用影像來呈現 由郭帆導演,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等人主演的科幻片《流浪地球》籌備4年之久,定檔2019年大年初一正式上映。前日,影片原著兼監制劉慈欣、導演郭帆、主演Mike隋亮相暨南大學與大學生互動,分享影片的拍攝歷程和感受。 《流浪地球》發表于1999年,曾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20年后,這部小說終于被拍成電影,也是劉慈欣眾多小說中首部被搬上大銀幕的作品。 在談到參與影片的感受時,劉慈欣坦言:“作為一個科幻作家,其實你的想象力越豐富,你就越覺得文字軟弱無力,你很難用文字把自己的想象力描述出來。科幻作為藝術,特別適合用畫面、用影像來展現。” 近年來,劉慈欣的另一部熱門科幻小說《三體》頻頻傳出被翻拍,然而卻遲遲沒有上映消息。在被問到到底什么時候能看到《三體》的影視作品時,劉慈欣回應:“電影一直在做著,還需要一些時間。”他以科幻經典電影《太空漫游2001》舉例:“當時華納兄弟影業一直在拖時間,拖得比《三體》還厲害,到最后人家問導演庫布里克,你這2001是片名還是上映時間?要知道,這可是1969年拍攝的片子。”劉慈欣表示,任何一部好電影的制作過程都需要時間,希望觀眾給予更多的耐心。 導演郭帆:技術只是外衣,內核永遠是人文情懷 如今,科幻電影被貼上“恢宏”的標簽,不少科幻電影主打大場面、大制作,卻往往忽略了科幻小說中溫情的細節。現場,有學生問劉慈欣如何處理這一矛盾,劉慈欣認為,特效制作與劇情的文學性之間并不矛盾,甚至可以相互促進,如果國產科幻電影能夠做好兩者之間的平衡,則很可能比好萊塢科幻電影更具優勢。 對此,導演郭帆持相同意見,認為技術只是科幻電影的外衣,而《流浪地球》的內核永遠是人文情懷。他表示,《流浪地球》摒棄了美國大片中的“太空探險片”套路,在片中滲透了中國人特有的安土重遷、戀家的核心情感:“當地球發生危機,中國人選擇的方式不是放棄地球離開,而是給地球安上發動機,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中國人的文化,也是我們影片的靈魂。” 《流浪地球》率先登場,國產科幻電影將再次崛起 1980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珊瑚島上的死光》上映,由此掀起一股科幻影片熱潮。然而,在近20年來,國產科幻電影卻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谷期。硬科幻電影一度“斷檔”,而“軟科幻”電影質量也普遍參差不齊。從目前來看,談及國產科幻片,可能更多人還是停留在2008年周星馳的《長江七號》上。 然而,縱觀2019年,國產科幻電影將迎來數量上的集中爆發,眾多優秀的科幻IP時隔多年重獲新生。其中既有真刀真槍的“硬科幻”,也有劇情包含科學元素的“軟科幻”。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個真正屬于中國科幻電影的春天即將到來。 率先登場的《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在不久后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為了保護地球尋找新家園,展開了一項“流浪地球”計劃。由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等人組成的“冒險小分隊”,不顧風雪的暴虐深入行星發動機,而與此同時吳京扮演的領航員也乘坐火箭飛向太空。在生死存亡的時刻,他們拯救人類于危難之中。 影片籌備長達4年之久,導演郭帆經過反復論證、籌備,還專門邀請了4位中科院科學家一同探討,最終為劇本建立了一套嚴謹的世界觀。郭帆表示,拍攝這部電影最大的困難并非來自技術,“而是決定邁出這一步的決心”。 同日上映的《瘋狂的外星人》是導演寧浩和黃渤的第7次攜手合作,同時迎來沈騰的加盟。影片靈感來源于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鄉村教師》,黃渤飾演的“耿浩”不僅要解決小人物的生存危機,同時還將面對外星來客的挑戰。 相較于硬科幻電影,《瘋狂的外星人》更多的是嫁接喜劇、融入科幻元素。導演寧浩透露,影片把太空的故事放到地面上講,要打造最符合中國氣質的平民科幻喜劇。 由滕華濤執導,鹿晗、舒淇、高以翔領銜主演的《上海堡壘》也已經殺青。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外星黑暗勢力突襲地球,為此,各國精英組建聯合軍隊,團結一致抵抗外星侵略者,在所剩無幾的能源城市建立名為“泡防御”的能量堡壘以抵御外星人的進攻。舒淇在片中飾演指揮官“林瀾”,鹿晗飾演的“江洋”因為追隨“林瀾”,進入上海堡壘成為預備役成員。 影片原著作者江南代表作有《上海堡壘》《龍族》《九州·縹緲錄》,是暢銷小說的領軍人物。此次,江南也親自參與劇本創作,與韓景龍一起擔任編劇。對于為何拍攝這部影片,曾執導《失戀33天》的滕華濤表示,中國電影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創作者需要給觀眾回饋一些有足夠工業制作水準的電影。 此外,由張小北執導的外星求生動作冒險電影《拓星者》,主創團隊長達數月駐扎在戈壁灘營造外星沙漠的場景,并耗時幾個月搭建了1.3萬平方米的室內攝影棚,還原飛船機艙內部細節。 而劉慈欣前兩年火爆圖書市場的《三體》電影版早在2016年就已經宣布開拍,由馮紹峰、張靜初等主演。然而,有關影片最終上映時間卻遲遲沒有確定下來。作為劉慈欣最火的作品,該片也是目前最受期待的國產科幻電影之一,2019年它能否與觀眾見面?只能拭目以待了。 記者觀察 踏出嘗試的步伐總是好的 不可否認,在好萊塢科幻大片強勢“霸屏”全球電影市場的同時,科幻一直是國產電影的軟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科幻電影“高成本、高風險”,制作發行方面臨巨大壓力。另一方面,擁有過人科學素養的科幻編劇人才匱乏,也是導致很多電影公司對科幻題材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然而,科幻電影是一個國家電影發達的重要指標。在2019年,說了多次的“科幻元年”終于到來。創作者們迎難而上,作為先行的探路者,以各種不同類型的故事創作,為國產科幻類型商業電影展開全新的開拓與探索,也試圖給后來者一些借鑒和啟示,力圖用工匠精神打造出更多科幻領域的精品力作。 隨著國產電影市場逐步壯大,觀眾對影片類型細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科幻電影的市場和受眾基礎已經醞釀充分,是時候拿出作品接受觀眾的考驗了,而觀眾則不要吝嗇,要給予這個相對較晚發展起來的影片類型更多的鼓勵與信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岸) |
相關閱讀:
- [ 11-21]國產科幻電影面臨窘境 2015年或集中爆發
- [ 10-26]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提前鎖定春節檔
- [ 11-27]10多部國產科幻片將開拍 曾與科幻題材絕緣30年
- [ 10-20]影院黃金檔遇冷寄望后市 好萊塢科幻對決國產片
- [ 09-10]8000萬科幻迷共同關注:國產科幻作品未來在何方?
- [ 08-14]《三體Ⅲ》未獲雨果獎 國產科幻片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