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格倫費爾大樓火災后成立的一個委員會強烈建議,英國今后20年內需要新建310萬套住房,以化解“住房危機”。 英國首都倫敦肯辛頓區格倫費爾大樓2017年6月14日凌晨突發大火,造成至少71人死亡,觸發憤怒。不少人指認歷屆政府忽視日益短缺的社會住房。謝爾特慈善組織成立一個委員會,召集格倫費爾大樓住戶、各黨議員和住房事務專家,經一年協商,編纂一份報告,定于8日呈交政府高層。 這份報告敦促政府實施一個為期20年的住宅建設項目。謝爾特慈善組織管理人員格雷格·比爾斯告訴湯森路透基金會,它是一項“大膽的社會住房新計劃”,能夠給所有苦于改善住房狀況的人帶來希望。 報告建議,為流浪人員、殘障人士等最急需住房的群體提供127萬套房;為可能得一輩子租住私人房產的群體提供117萬套房;為年長的私人房產承租人提供69萬套房;設立新的監管部門;組建代表社會住房、即保障性住房承租人利益的全國性團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在政府主導下大規模興建社會住房,基本解決民眾住房難。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政府推行社會住房私有化改革,允許承租人以超低價購買所住公屋。這一舉措減輕了政府財政負擔,但讓中低收入者背上了負擔,且社會住房存量減少,導致住房困難重新產生。社會住房建設不足、租金上漲、社會住房福利削減加劇這一難題。本世紀初,英國政府再次改革,推行“可負擔住房”政策。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先前說,政府將尋求本世紀二十年代中葉前新建30萬套房,以應對供應不足導致房價上漲的問題。住房大臣詹姆斯·布羅肯希爾在一份聲明中說,“政府當務之急”是提供兼具質量和公平的社會住房,到2020年將交付25萬套“可負擔”平價住房,包含公共租賃房。 多個住房慈善機構說,這類平價房短缺,導致每年無家可歸人員增加。政府數據顯示,目前大約8萬戶家庭居住在旅社等臨時住所,其中包括超過12萬名兒童。 “平價房嚴重短缺,導致不少家庭無法過上體面的生活,”約瑟夫·朗特里基金會主席坎貝爾·羅布說,“數以百萬計家庭走投無路,艱難度日。”(陳丹)(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8-22]英國住房面積大幅縮水 民眾戲稱住在“兔子窩”
- [ 10-12]面對住房危機 英住房部長建議祖父母將財產傳給孫輩
- [ 09-04]人口老齡化 美國面臨新一輪住房危機
- [ 11-05]冬季風暴逼近 紐約住房危機更突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