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每年2月11日,伊朗都會舉行一場在國內被稱為“十日黎明”的全國性集會活動,以紀念1979年2月1日伊朗伊斯蘭革命領袖霍梅尼結束流亡回國直至2月11日推翻親美的巴列維王朝的事件。今年2月11日也不會例外。 多事之秋 分析人士指出,對伊朗來說,40周年既是一個值得紀念的節點,但也是多事之秋,因為伊朗正面臨一道艱難的坎——在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并全面恢復對伊制裁后,伊朗的經濟和政治壓力正在不斷攀升。 從內部來說,美國對伊朗重啟“史上最嚴厲制裁”后,石油、銀行和航運業等關鍵行業被“封鎖”,作為伊朗主要經濟來源的石油收入大幅削減。由于美國制裁限制了伊朗獲得硬通貨的渠道,伊朗貨幣里亞爾嚴重貶值,民眾因物價飆升而生活困頓。嚴重的經濟困境也激起伊朗低收入群體的強烈不滿。 從外部而言,敵視伊朗的特朗普政府從政治、經濟以及軍事層面不斷向伊朗施壓。從最初退出伊朗核協議,到構建“阿拉伯版北約”,再到如今主導召開華沙峰會,都在尋求遏制并孤立伊朗。與此同時,在美國的撐腰下,伊朗的中東宿敵,比如以色列也落井下石。今年以來,以色列頻頻在敘利亞境內對所謂的“伊朗軍事目標”實施打擊。 內憂更甚 不過,在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看來,盡管內憂外患,但是外部環境相對內部環境還不算最糟,伊朗尚能應付。雖然受到美國嚴厲制裁,但由于俄羅斯、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照應和維護,情況沒有預期那么嚴重,至少未落到石油出口降為零的境地。 相比之下,內部情況反而更嚴峻,許多問題不完全由制裁所致,而是革命40年來遺留、積累的社會病,現在到了爆發期,比如貧富差距、政府貪腐。去年年初爆發的抗議示威,未來可能還會出現。 兩派博弈 也有分析指出,伊朗國內兩派力量之間的博弈日益激烈。一派是強硬派,他們相信40年前的法律必須得到嚴格執行;另一派是改革派,他們正在推動經濟更加透明發展和賦予民眾更多的自由。 “根據以往經驗,只要國外壓力越大,伊朗國內的強硬勢力就會上升。而伊朗目前的經濟問題已產生政治效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李偉建說。 華黎明指出,魯哈尼政府希望通過改善與美國、西方的關系,讓伊朗融入全球化,從而使國家走出經濟困境。這個思路是對的,但受到內外形勢的雙重夾擊——外有美國的鉗制,博爾頓、蓬佩奧等特朗普政府的鷹派勢力對伊朗不依不饒;內有強硬派的阻撓,伊朗國內有所謂堅決反美的“革命派”,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不贊成與西方走得太近——魯哈尼的施展空間將非常有限。(廖勤) |
相關閱讀:
- [ 02-12]伊朗外長表示愿向黎巴嫩提供一切支持
- [ 02-06]伊朗擬同意建設通往印度的海底天然氣管線
- [ 02-04]伊朗軍方警告歐洲:別想剝奪我們發展導彈的權利
- [ 02-02]德法英建立對伊朗貿易結算機制 美元地位或將受到威脅
- [ 02-01]英法德三國發表聲明 將聯合建立與伊朗結算機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